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前列腺增生术后如何科学护理预防并发症?

2025-09-17 09:13:45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 王爱艳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手术(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激光切除术)是治疗中重度增生的有效手段。但术后若护理不当,易引发出血、尿路感染、尿失禁等并发症,影响康复进程。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从饮食、活动、排尿管理等多维度做好防护,是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术后恢复的关键。

  一、术后出血:最需警惕的“早期风险”,做好3点防意外

  术后1-3天是出血高发期,若患者活动过度、用力排便或饮食不当,可能导致手术创面血管破裂,引发肉眼可见的血尿,严重时甚至出现血块堵塞尿道。

  预防与应对需注意:

  1.控制活动强度:术后24小时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可在床上缓慢翻身,但避免坐起、下床走动;术后3-7天可在床边短时间站立或缓慢行走,避免弯腰、提重物(超过5公斤)、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创面牵拉出血。

  2.观察尿液变化:术后需关注尿液颜色,若尿液由淡红转为鲜红、出现血块,或伴随尿痛、排尿困难,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通过膀胱冲洗清除血块、止血治疗。

  3.保持大便通畅:术后便秘会因排便用力增加腹压,诱发创面出血。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燕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等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二、尿路感染:术后常见并发症,从“清洁”与“饮水”入手

  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细菌易沿导管侵入膀胱;拔管后若尿道黏膜未完全修复,也可能引发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热、尿液浑浊。

  预防要点包括:

  1.做好导尿管护理:若术后留置导尿管,需每日用温水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避免尿液残留刺激;引流袋需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按医嘱定期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接口污染。

  2.保证充足饮水:拔管后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2500毫升(约8-10杯),通过增加尿量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滋生。但睡前2小时可适当减少饮水,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休息。

  3.注意局部卫生:术后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勤换洗;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擦拭时从尿道口向肛门方向进行,避免将肛门区域的细菌带到尿道口。

  三、尿失禁:术后“恢复期难题”,通过训练逐步改善

  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暂时性尿失禁(多在1-3个月内缓解),表现为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尤其在咳嗽、打喷嚏、走路时漏尿,这与手术损伤尿道括约肌、术后盆底肌功能未恢复有关。盲目隐忍或不当护理,可能延长尿失禁持续时间。

  科学应对方法:

  1.坚持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术后1周即可开始练习,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及会阴部肌肉(类似忍住排尿的动作),保持3-5秒后放松,每次重复10-15组,每日3次。通过规律训练增强盆底肌力量,促进尿道括约肌功能恢复。

  2.使用防护用品与定时排尿:恢复期可使用成人纸尿裤或护垫,避免漏尿导致皮肤潮湿、引发皮炎;同时养成定时排尿习惯(如每2-3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影响括约肌功能恢复。

  3.避免憋尿与过度用力:术后恢复期不建议憋尿,以免膀胱压力过大损伤尿道;同时避免长时间蹲坐、剧烈运动,减少对盆底肌的额外压力。

  四、饮食与复查:筑牢康复“基础防线”,避免远期问题

  科学的饮食与规律复查,能为术后恢复提供营养支持,同时及时发现远期并发症(如尿道狭窄)。

  饮食与复查注意事项:

  1.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术后1个月内忌辛辣、油腻食物及酒精(如辣椒、油炸食品、白酒),这些食物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加重尿频、尿痛症状;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瘦肉),促进创面愈合。

  2.严格遵医嘱复查:术后1个月需按时复查,通过尿常规、泌尿系超声检查,评估创面愈合情况、是否存在残余尿;若出现排尿困难加重、尿线变细(可能提示尿道狭窄),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尿道扩张治疗。

  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的核心是“预防为先、循序渐进”。患者与家属无需过度焦虑,只需严格遵循医嘱,从控制活动、做好清洁、坚持训练、规范饮食等细节入手,就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逐步恢复正常排尿功能,回归高质量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