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继发性肺结核护理要点与预防并发症

2025-09-17 09:14:48 北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梁美花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机体潜藏在原发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重新繁殖,或由其他部位结核分枝杆菌播散至肺部导致的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迁延不愈,极易复发,其好发于肺尖、锁骨下方等,常因空洞形成、咳嗽、咯血及消耗而导致。疾病进展会导致患者合并大咯血、气胸、支气管扩张、结核性胸膜炎及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加之疾病的长期性,治愈难度也日益增加,常规性的临床护理很难达到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效果,因此,在疾病治疗的同时,加强有效护理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环节。

  一、病情观察与常规护理

  病情动态评估: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情况,尤其是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典型表现的变化。每日认真记录咳嗽、痰量、痰色、咳血丝情况,为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体位护理:指导患者适当抬高半坐卧位或者枕高卧位利于痰液排出以及呼吸通畅。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指导帮助其体位引流,利于痰液的排出,降低感染发生的概率。

  隔离与环境管理: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体内排菌量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该加强空气隔离:嘱患者佩戴口罩,病房应开窗通风,佩戴N95口罩进入病房。患者的痰液应集中处理,进行消毒,严防交叉感染。

  二、药物护理与不良反应监测

  严格执行用药方案:结核病抗结核治疗以联用、规律、全程、适量为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护理人员要及时督促患者遵医嘱按时足量服药,避免间断用药或擅自停药引起结核耐药。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肝功能损害:如食欲减退、黄疸、恶心,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视力障碍:乙胺丁醇可能引起视神经炎,应提醒患者定期检查视力;神经系统反应:异烟肼可致周围神经炎,护理中需指导患者补充维生素B6;护士需在日常护理中主动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反复强调抗结核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的重要性,帮助患者理解“疗程不中断,防止复发和耐药”的意义。

  三、呼吸道护理

  维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排痰:嘱咐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必要时使用振动排痰器或拍背辅助痰液的排出。痰液放置于加盖痰杯中并及时进行消毒。

  氧疗护理:所有患者如有呼吸困难或缺氧,应视病情给予低流量吸氧,避免高浓度氧抑制呼吸。吸氧应注意湿化,避免呼吸道干燥。

  预防呼吸道感染:提醒患者避免受凉,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漱口,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四、营养护理与心理护理

  营养支持:结核病消耗严重,患者往往存在消瘦及营养不良,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食欲和耐受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鱼肉、瘦肉、蛋、奶、新鲜的水果、蔬菜等,注意少吃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促进机体免疫力:合理营养能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加快病灶修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继发性肺结核疗程较长、治疗复杂,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沮丧、恐惧等负性情绪。由护理人员积极沟通、耐心讲解病情和预后情况,给患者以心理疏导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适时进行病友交流活动,获取社会支持。

  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支气管扩张与感染:长期咳痰患者易并发支气管扩张。应指导患者坚持排痰训练,规律进行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清洁,降低继发感染风险。

  呼吸衰竭:对于肺实质广泛破坏者,需警惕呼吸衰竭。护理中应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无创通气支持,并加强营养与康复锻炼。

  药物相关并发症:长期应用抗结核药物易损伤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护理人员需加强监测,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异常。

  六、总结

  在肺结核的发病过程中,继发性的肺结核复杂而漫长,除了给予最基本的照料外,还需要进行全方位、持续有效的各项护理工作,如服药、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并预防并发症,这样才可以有效配合药物治疗使病人按时和良好地进行化疗,也可以预防和控制出现的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