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不是中暑那么简单!高温天急诊科教你如何保命
一到夏天,各地持续高温,急诊科里“热病号”扎堆。有人觉得“因热生病”就是中暑,老规矩,整点藿香正气水就好了。可不能这么一概而论哦,要是遇到“热射病”,这种想法分分钟要命!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来聊聊“热射病”这个高温杀手,请跟着急诊科出身的小编一道,学习如何在“烧烤模式”下保命!
一、热射病是啥?它和中暑有啥区别?
简单点说,中暑是个“大家族”,热射病是这个家族里最凶狠的“大哥”。普通中暑可能只是头晕、恶心、出汗多,体温达38℃左右,一般喝点水,在阴凉处歇会儿就能缓过来。但热射病可是重症中的重症,这类患者的核心体温甚至能够直接飙升到40℃以上,由此引发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如骇人听闻的多器官衰竭,堪称“全身爆炸”。
二、热射病的危害知多少?
热射病的“杀伤力”巨大,远超你的想象,它能同时攻击全身多个器官!
1.大脑“烧坏”:高温会让脑细胞像“煮鸡蛋”一样变性,患者可能突然抽搐、昏迷,甚至留下永久性脑损伤,导致各种后遗症,如记忆力和行动能力下降,给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2.心脏“罢工”:体温每升高1℃,我们的心跳每分钟就得多跳10下。持续高体温,会导致心脏“过劳”,甚至引发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休克。心脏累坏了,人也因此面临生命危险。
3.肝肾“中毒”:高体温会导致肌肉溶解,肌红蛋白堵住肾脏,引发急性肾衰竭;肝脏也会因此导致代谢紊乱,出现黄疸、转氨酶飙升等情况。急性肾衰竭,同样会在短时间内要人命,可不得轻视!
4.血液“凝固”:高体温还会激活凝血系统,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颅内出血等问题,危害生命。
三、如何早期发现热射病?
看了上面这些危害,是不是感到很害怕?其实啊,热射病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会在彻底爆发前,给我们释放一些示警信号,只要能够看懂这些信号,早做处理,我们就能够将损失降低至最小。
1.体温“火箭式”上升:普通中暑的体温约在38℃,而热射病体温可以直冲40℃,摸额头烫手,用体温计一测直接“爆表”,就得小心热射病啦。
2.皮肤“干热无汗”:普通中暑会大汗淋漓,但热射病一般是皮肤发红、干燥、发烫,因为汗腺已经“罢工”了。
3.精神“彻底崩溃”:若患者从头晕、烦躁到胡言乱语、昏迷,甚至出现“热射病性癫痫”(突然抽搐),就要警惕热射病了。
4.心跳“狂飙”:安静时心率超过120次/分钟,呼吸急促像“拉风箱”,这种情况可不能自行缓缓了,赶紧打120吧。
下面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户外工作者、运动员。这些人群,有的是“弱势群体”,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差;有的是主动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中招”。
四、热射病的应对
1.事前预防
(1)避开“烧烤时段”:10点到16点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也请选择阴凉的路线,且每15分钟就歇会。
(2)穿对衣服:推荐夏天穿些浅色、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戴宽檐帽、太阳镜,涂SPF50+防晒霜。户外工作者要穿可以主动降温的工作服,如内置冰袋的降温背心等。
(3)多补水:每小时喝200-300毫升的含盐饮料,别等口渴再喝,那就来不及了,身体可能已经缺水了。老人、儿童可少量多次饮水。
(4)给身体“降温”:平时可以多用湿毛巾擦拭脖子、腋窝、腹股沟等关键部位;外出时建议随身带小风扇或冰袋;在家注意开风扇或空调,保持合适的温度(26-28℃)。
2.疾病发生后的正确应对
如果发现有人疑似热射病,请立刻做这5件事,挽救生命功德无量:
(1)转移: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2)降温:脱掉多余衣物,有条件的可用冷水擦拭全身,重点敷额头、颈部、腋窝;千万别用酒精擦浴(会中毒)!
(3)补水:意识清醒者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昏迷者别喂水,防止呛咳。
(4)监测:每5分钟测一次体温。
(5)送医:立即拨打120,途中保持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
五、结语
热射病不是扛一扛就能好的病!高温天里,别拿命赌,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多喝水、躲太阳,一旦发现不对劲,及时就医很有必要。如果您看到这里,请动动有爱心的小手,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热射病,并学会如何应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