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秋冬防肺炎指南:疫苗接种时间表+吞咽训练法
秋冬季节,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成为肺炎的高发群体。肺炎不仅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还可能加重原有慢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预防肺炎需“双管齐下”,科学接种疫苗构建免疫屏障,针对性吞咽训练降低误吸风险。以下是一份实用指南,助老年人安全过冬。
一、疫苗接种:精准选择,把握黄金时间
1.肺炎疫苗:两类疫苗,按需选择
(1)23价多糖疫苗:覆盖23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适合65岁以上健康老年人,每5年加强1剂(需与首剂间隔5年以上)。若5年前接种过,可考虑补种。
(2)13价结合疫苗:免疫应答更强,适合2岁以上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与23价疫苗间隔至少1年。
(3)特殊提醒: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COPD)需在病情稳定期接种;免疫抑制剂使用者需经专科医生评估。
2.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提前防护
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以提前防护,最佳接种时间为每年9月至11月,建议在流感高发季前1-2个月完成,以便抗体及时形成。肺炎疫苗与流感疫苗可同时在不同手臂接种,联合接种能有效降低叠加感染风险,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3.接种注意事项:细节决定效果
接种疫苗时,细节把控至关重要。接种前需排查禁忌症,对疫苗成分过敏、处于发热期或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应暂缓接种。接种后要留观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且24小时内不要洗澡以防感染。若出现轻微红肿、低热等副作用,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则需立即就医。
二、吞咽训练:预防误吸,守护呼吸道
1.基础训练:激活吞咽肌肉
(1)唇部运动:噘嘴发“呜”音,咧嘴发“衣”音,左右移动嘴唇,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增强唇部控制力。
(2)舌部运动:伸舌、缩舌、左右舔唇、上下触鼻尖,配合弹舌训练(发“哒哒哒”声),提升舌的灵活性和力量。
(3)喉部提升:吞咽时舌抵硬腭、屏住呼吸,将甲状软骨上抬数秒,或按摩颈部轻捏上推喉部固定5秒,促进吞咽反射。
2.进阶训练:模拟吞咽场景
进阶训练可通过模拟吞咽场景提升效果。冷刺激法是用蘸冰水的棉棒轻刺激软腭、舌根和咽壁,诱发吞咽反射,每日多次进行。呼吸训练也很关键,缩唇呼吸要求经鼻吸气、吹口哨样呼气,能增强气道控制力;腹式呼吸则通过腹部的起伏变化,改善肺通气量,两者结合可有效提升吞咽功能。
3.饮食调整:降低误吸风险
饮食调整对降低误吸风险很关键。食物质地方面,轻度吞咽困难可选糊状食物,像蔬菜泥、粥来增加黏稠度;中重度则选软食,如软米饭、煮烂面条,避开颗粒状或稀薄液体。进食姿势上,端坐位或头前屈位可借助重力助食物通过咽部,卧床老人要抬高上半身,进食后保持体位。进食习惯要少量多餐,每口适量,细嚼慢咽,且避免进食时讲话或大笑。
三、综合防护:多维度降低肺炎风险
1.生活习惯优化
优化生活习惯能有效预防疾病。日常要做好保暖措施,着重保护头部、颈部和脚踝,防止着凉引发感冒;坚持勤洗手,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处,外出时务必佩戴好口罩。
2.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对健康至关重要。日常需注重室内通风,定时开窗让空气流通,保持清新;同时利用加湿器控制湿度,避免过于干燥,防止呼吸道黏膜受损,为健康增添保障。
3.症状监测
症状监测是及时发现健康问题的关键。日常要留意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精神状态改变,像嗜睡、烦躁等,需马上就医。低氧血症患者可用家用制氧机辅助。
四、结论
秋冬防肺炎,需“疫苗+训练+习惯”三管齐下。科学接种疫苗可构建免疫屏障,针对性吞咽训练能降低误吸风险,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管理则是长期防护的基础。老年人及家属应提高警惕,早预防、早干预,让健康与温暖相伴整个冬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