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别忽略!脑卒中“预警信号”与正确应对指南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9月22日至24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此后昼渐短、夜渐长,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消退,秋凉渐浓,降水减少,空气也愈发干燥——这种“阴阳相半、寒暑交替”的季节特点,不仅让自然万物进入收敛阶段,也会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血管调节、代谢功能,使得脑卒中(俗称“中风”)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
秋分时节昼夜等长、气温转凉,既是居民关注“贴秋膘”“防秋燥”的养生季,也是脑卒中(俗称“中风”)的高发期。很多人只注重饮食滋补,却忽视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血管收缩、血压波动等卒中隐患。其实秋分养生的核心是“养防结合”,既要做好季节养生,更要掌握卒中预警识别、紧急应对和日常预防方法,才能安心度过换季期。
一、秋分养生先“护血管”,避开3个误区
秋分养生若只重“补”不重“护”,反而可能增加卒中风险,尤其要避开以下3个常见误区:
误区1:“贴秋膘”贪荤腥,高油高盐伤血管
不少人认为秋分需多吃红烧肉、腌肉等“厚味”贴膘,这类食物脂肪、盐分含量高,易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加重血管负担。
正确做法:“贴秋膘”以“清补”为主,多吃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优质蛋白,搭配芹菜、菠菜等高纤维蔬菜,再用银耳、梨、百合等食材润燥;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内,少吃油炸、腌制食品,减轻血管代谢压力。
误区2:添衣“太急”或“太慢”,刺激血管收缩
秋分早晚凉、中午热,有人早早穿厚衣导致活动出汗感冒,有人坚持“秋冻”迟迟不添衣,让血管受寒冷刺激骤缩、血压升高。
正确做法:采用“分层穿衣”,早晚穿薄夹克、薄围巾护头颈肩,中午方便脱卸;外出随身携带外套,根据温度及时调整,避免血管反复收缩。
误区3:缺水不重视,喝水“少而集中”
秋分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快,若口渴才喝水或一次性大量饮水,易导致血液黏稠(增加血栓风险)或加重心脏负担。
正确做法: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开水,分7-8次饮用(晨起、上午10点、下午3点、睡前各1杯);也可加少量菊花、麦冬泡水,兼顾润燥与补水。
二、牢记5个“预警信号”,卒中早发现
约80%的卒中发作前会出现预警信号,却常被误判为“疲劳”“老花眼”,尤其秋分时节,中老年人、“三高”人群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警惕:
信号1:突发头晕、视物模糊
无诱因的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或眼前发黑、看东西重影、视野变窄,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可能是脑血管供血不足的信号,别误认为“没休息好”。
信号2:单侧肢体麻木、无力
一侧手臂或腿部突然麻木(如蚂蚁爬感)、无力(拿东西掉地、走路拖腿),甚至无法抬起,是卒中典型信号,比如握不住筷子、上下楼梯用不上力,需立刻重视。
信号3:口角歪斜、说话不清
突然口角歪斜(笑时不对称)、流口水,或说话含糊(想讲“喝水”却说“喝书”)、他人听不懂,即使症状仅持续几分钟,也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卒中前兆),不能忽视。
信号4: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无感冒、高血压发作等原因,突发“炸裂样”头痛,伴随恶心、喷射状呕吐,可能是脑血管破裂(出血性卒中),需立即就医,拖延可能危及生命。
信号5:嗜睡、精神萎靡
突然变得白天嗜睡、睡再多也没精神,或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可能是脑组织供血不足,中老年人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避免漏判。
三、把握“黄金3小时”,正确应对分4步
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4.5小时是“黄金救治期”,及时干预能大幅降低致残率。发现卒中信号后,正确应对需分4步:
第一步:停止活动,平躺防护
让患者立即停止走路、干活,原地坐下或平躺;若有呕吐,将头部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第二步:拨打120,说清关键信息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明确告知3件事:1.具体症状(如“口角歪、左手脚不能动”);2.详细地址(含小区、单元、楼层);3.患者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方便医院提前准备。
第三步:拒绝盲目“自救”,避开3个错误操作
不要“掐人中”(无法改善供血,可能致伤)、“喂水喂药”(易呛咳窒息)、“按摩肢体”(出血性卒中可能加重出血),仅做基础防护,等待急救人员。
第四步:准备就医资料,节省救治时间
等待期间,快速整理患者身份证、医保卡、常用药(降压药、降糖药)及近期检查报告,避免到医院后因找资料耽误时间。
四、日常预防“3个坚持”,降低卒中风险
秋分后预防卒中,需靠日常习惯坚持,尤其高危人群,做好以下3点能有效控风险:
1.坚持监测“三高”,稳定基础指标
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测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高血脂患者每3个月查血脂,遵医嘱服药;糖尿病患者定期测血糖,避免波动过大,减少血管损伤。
2.坚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避免快跑、爬山;久坐(如打麻将、看电视)超过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简单伸展,减少血栓形成。
3.坚持规律作息,稳定情绪
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易致血压升高、血管痉挛);保持情绪平和,避免大喜大悲(情绪波动易引发血压骤升),可通过听音乐、聊天调节心态。
秋分养生不仅要顺应季节调饮食、作息,更要把卒中防护融入日常。记住“早识别信号、正确应对、长期预防”,才能在这个季节既养出好状态,又远离卒中威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