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脚踝反复扭伤是没养好还是缺了啥?

2025-09-24 10:40:56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杨艳芳

  被忽视的“习惯性崴脚”

  脚踝扭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以上。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第一次扭伤后若未规范处理,有70%的概率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也就是俗称的“习惯性崴脚”。本文将结合运动医学与中医康复理论,为您解析反复扭伤的深层原因,并提供科学干预方案。

  一、反复扭伤的五大核心诱因

  1.首次损伤未规范康复

  病理机制:踝关节扭伤后,韧带会发生Ⅰ-Ⅲ度损伤。若未完全愈合(通常需6-8周),会导致韧带松弛,关节稳定性下降。

  数据支持:研究显示,未接受康复治疗的踝关节扭伤患者中,55%会在2年内再次扭伤。

  2.肌肉力量失衡

  关键肌群:腓骨肌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是维持踝关节外侧稳定的核心肌肉。若力量不足,会导致关节控制能力下降。

  测试方法:单腿站立测试(闭眼状态下维持平衡>30秒为正常),若无法完成则提示肌肉力量或本体感觉缺陷。

  3.本体感觉障碍

  神经机制:踝关节韧带内含有大量本体感受器,扭伤后这些感受器可能受损,导致大脑无法准确感知关节位置。

  表现特征:在不平地面行走时易再次扭伤,或运动中反应延迟。

  4.解剖结构异常

  先天因素:高弓足(足弓高度>14mm)或扁平足(足弓高度<4mm)会改变踝关节受力分布,增加扭伤风险。

  后天因素:长期穿高跟鞋会导致腓骨肌群缩短,降低关节稳定性。

  5.营养代谢缺陷

  关键营养素: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韧带修复,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密度下降,蛋白质缺乏则影响胶原蛋白合成。

  数据支持:一项针对运动员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30ng/ml者,踝关节扭伤风险增加2.3倍。

  二、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

  1.西医康复:从急性期到功能重建

  (1)急性期处理(损伤后0-72小时)

  PRICE原则:

  Protection(保护):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踝固定。

  Rest(休息):避免负重行走,可使用拐杖。

  Ice(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Compression(加压):使用弹力绷带包扎,压力以能插入1根手指为宜。

  Elevation(抬高):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2)亚急性期康复(3天-6周)

  肌肉激活训练:

  腓骨肌群训练:用弹力带做踝关节外翻练习(15次/组,每日3组)。

  提踵练习:双足站立,缓慢踮起脚尖至最高点,再缓慢下落(10次/组,每日3组)。

  (3)慢性期功能重建(6周后)

  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从睁眼到闭眼,从平地到软垫,逐步增加难度(30秒/次,每日5次)。

  波速球训练:在不稳定平面上完成半蹲动作(10次/组,每日3组)。

  2.中医调理:通经活络,强筋壮骨

  (1)中药内服

  气滞血瘀证(急性期):

  症状:踝关节肿胀疼痛,皮肤青紫,舌暗有瘀斑。

  方剂: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加减,可加牛膝引药下行。

  肝肾不足证(慢性期):

  症状:关节隐痛,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

  方剂: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加减,可加骨碎补、补骨脂强筋壮骨。

  (2)中医外治法

  针灸:选取昆仑、申脉、太溪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艾灸:在阿是穴(痛点)及足三里穴施灸,每次15分钟,每日1次,可温通经络。

  中药熏洗:用海桐皮汤(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煎汤熏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三、特殊人群管理策略

  1.运动员:预防与快速康复并重

  肌效贴使用:在踝关节外侧粘贴“Y型”肌效贴,提供机械支持同时不影响活动度。

  神经肌肉训练:在运动前进行10分钟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接抛球),激活本体感觉。

  2.老年人:兼顾骨密度与肌肉力量

  防跌倒训练:在椅子后方放置软垫,进行坐-站转换练习(10次/组,每日3组)。

  药物干预:若诊断为骨质疏松,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四、结语:从“习惯性崴脚”到“铁踝”的蜕变

  反复踝关节扭伤不是“运气差”,而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通过规范康复重建关节稳定性,结合中医调理改善局部循环,再辅以营养支持提供修复原料,90%的患者可摆脱反复扭伤的困扰。记住:每一次规范处理,都是对未来运动能力的投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