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补牙后牙齿敏感、脱落?可能是这些细节没做好

2025-09-29 09:00:50 广东佛山中大口腔医院 苏平

  很多人都有过补牙的经历。补牙的初衷是为了阻止蛀牙继续发展、恢复牙齿功能。但不少朋友补牙后发现:牙齿还是有点敏感,遇到冷热刺激会酸一下,甚至没多久补的东西就掉了。于是疑问来了:是不是医生没补好?是不是补牙根本不靠谱?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补牙后出现这些情况,并不代表“补牙失败”,而是因为一些细节被忽视了。

  一、为什么补牙后会敏感?

  1.牙神经的暂时性反应

  补牙时,医生需要清理蛀牙组织,还会用器械对牙齿进行打磨,这个过程本身就可能刺激到牙齿内部的神经。牙神经比较“娇气”,一旦受到干扰,短时间内容易出现敏感或酸痛,就像皮肤擦伤后会暂时变得更敏感一样。这种情况多数会在1-2周内慢慢缓解。

  2.补牙材料的影响

  常用的补牙材料,比如树脂,虽然坚固,但它的导热性比天然牙齿要强一些。也就是说,吃冰的、喝热的,温度会更快传递到牙齿内部,从而引起短暂的敏感。这是材料特性所致,不代表补牙有问题。

  3.咬合不均

  有时候补牙后,补的那块材料稍微“高”了一点点,咬合的时候就会觉得不舒服,好像咬东西总是先碰到那颗牙。长期如此,会导致牙齿持续受力,出现酸胀和敏感。

  4.蛀牙太深,靠近神经

  如果蛀牙范围大、位置深,补牙时已经接近神经,哪怕补上了,也可能因为牙神经本身已经发炎而出现持续敏感,甚至进一步发展为牙髓炎。

  二、为什么补牙后容易脱落?

  1.蛀牙范围太大

  补牙靠的是补牙材料与牙齿组织的“粘结”。如果牙齿被蛀掉的部分太多,剩下的牙体组织不足,就像在松散的土壤里种树,材料就不容易稳固,脱落风险更高。

  2.操作细节问题

  补牙材料需要严格的操作步骤,包括清理干净、保持干燥、分层填充、光照固化等。如果操作过程中的光照不足、环境潮湿、牙齿表面没处理好,就可能导致粘结不牢。

  3.饮食习惯不良

  有些人补完牙没几天就开始啃骨头、嚼硬糖,或者习惯用牙齿撕包装,这些都会对补牙材料形成过度压力,容易让它脱落。

  4.口腔环境的影响

  唾液过多、牙齿清理不彻底、蛀坏组织没清理干净,也可能让材料和牙齿之间的结合不稳固,时间久了就容易掉。

  三、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补牙不仅仅是“填个洞”,更需要专业的操作技巧和严格的流程。去正规医院或有资质的口腔诊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能最大限度减少问题。

  补牙后饮食要注意:刚补完牙的当天,最好不要马上吃过硬、过烫或过甜的食物,给补牙材料一个“稳定”的环境。等材料完全固化、牙齿适应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关注敏感的持续时间:轻微的冷热敏感在1-2周内逐渐缓解是正常的。但如果敏感越来越严重,或者出现持续跳痛、夜间痛,就要及时回到医院复诊,排除牙髓炎的可能。

  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补牙后,如果仍然不注意刷牙、漱口,牙齿周围容易再次滋生细菌,导致补牙边缘发生二次龋坏,补好的牙齿也可能很快出问题。建议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最好使用含氟牙膏,并在餐后及时漱口。

  定期复查:补牙并不是“一劳永逸”。材料有寿命,口腔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补牙材料是否松动、是否有新的蛀牙。

  四、什么时候需要特别警惕?

  敏感越来越严重:补牙后不是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痛,说明牙神经可能已经炎症加重。此时需要考虑做根管治疗,光靠补牙是无法解决的。

  补牙反复脱落:如果同一个地方补了几次还是掉,那说明牙齿损坏已经很严重。可能需要用烤瓷牙或全瓷冠来“套”住牙齿,甚至在牙齿保存不了的情况下考虑种植牙。

  补牙是保护牙齿、防止蛀牙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多数情况下,补牙后的敏感和偶尔的脱落,都是可以通过正确操作和日常护理来避免的。记住:补牙不是终点,而是牙齿保健的一部分。选择正规医生、注意饮食习惯、定期复查,配合好医生的建议,牙齿才能真正恢复健康和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