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骨质疏松不是小事:老年人脊柱骨折的预防与康复护理

2025-10-10 10:19:56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三科 姚静

  骨质疏松症,常被形象地称为“沉默的流行病”,它如同一个悄无声息的窃贼,逐年累月地“偷走”我们骨骼中的钙质,使骨骼变得脆弱多孔,承重能力大幅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骨骼强度已大不如前,有时甚至一次不经意的弯腰、一个轻微的趔趄,或者只是一个用力的咳嗽,都可能造成脊柱椎体的压缩性骨折。这不仅会引发剧烈的疼痛,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畸形,严重时更会压迫心肺功能,影响独立生活能力。因此,科学地预防与系统地康复护理,是守护老年人脊柱健康的关键。

  一、构筑骨骼防线:预防是重中之重

  预防脊柱骨折的核心在于两方面:一是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打造坚固的骨骼本身;二是预防跌倒,避免骨折的诱因。

  1.营养基石:补足“砖石”与配好“钥匙”骨骼的健康大厦需要充足的“建筑材料”——钙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毫克。日常饮食中,牛奶、酸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如西兰花、苋菜)和小鱼干都是优质的钙来源。若饮食摄入不足,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然而,光有“砖石”还不够,必须有能打开吸收之门的“钥匙”——维生素D。它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老年人由于户外活动减少、皮肤合成能力下降,更易缺乏维生素D。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国际单位。除了适量晒太阳(每日15-30分钟,避开强光),还应多食用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并可通过血液检测后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制剂。

  2.科学运动:给骨骼施加“良性压力”适当的力学刺激是维持骨强度的必要条件。推荐三种类型的运动:

  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等,能有效刺激骨骼,增强骨密度。

  抗阻力量训练:使用弹力带、小哑铃等进行上肢和下肢的力量锻炼,强化背部及核心肌群,为脊柱提供更好的支撑与保护。

  平衡训练:如金鸡独立等,能显著降低跌倒风险。

  3.专业干预与生活方式调整: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若确诊骨质疏松,医生可能会开具抗骨吸收药物或促骨形成药物,需遵医嘱规范治疗。

  二、骨折后的康复之路:科学护理,重获生机

  如果不慎发生脊柱骨折,科学的康复护理是最大限度恢复功能、避免二次骨折的关键。

  1.急性期护理:制动镇痛,稳固支撑

  短期卧床休息:骨折初期需卧床,以减轻椎体压力,但应严格遵从医生建议的时间(通常为数天至1-2周),避免“绝对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骨量进一步流失。

  综合镇痛: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此外,在急性期(48小时内)可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后期可改为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支具保护:佩戴专业的脊柱支具(腰围)能为骨折部位提供坚实的外部支撑,有效减轻疼痛,并在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时保护脊柱,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

  2.康复期锻炼:循序渐进,重建功能

  康复锻炼应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分阶段进行;

  早期非负重活动:卧床期间即可开始。如踝泵练习(勾、绷脚尖)、股四头肌静态收缩等,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维持肌肉力量。

  核心肌群激活与训练:这是康复的核心。“五点支撑法”(仰卧屈膝,以双足、双肘和头部为支点抬起臀部)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初始动作,能强力锻炼腰背肌。逐步恢复活动:在支具保护和疼痛允许的情况下,从床边坐起开始,再到搀扶下短时间站立、慢走,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时间,最终恢复正常行走。

  3.长期管理与生活细节

  姿势教育:学习并养成“轴式翻身”和正确的起床姿势(先侧卧,用手臂支撑身体坐起),避免弯腰搬重物。坐立时腰背挺直,可在腰后垫一软枕。

  环境安全:彻底排查家中跌倒风险,保持地面干燥整洁,移除杂物,在卫生间、走廊安装扶手,夜间保证充足的照明。

  三、结语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骨骼健康亮起的“红灯”,但绝非终点。通过早期、系统的预防策略构筑坚固骨骼,并在骨折后以积极、科学的态度进行康复护理,老年人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疼痛,最大程度地恢复身体功能,维持高质量的生活,安享幸福安康的晚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