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肾”是怎么回事?带你了解血液透析的原理与日常护理
当我们听到“洗肾”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甚至恐惧。其实,这是血液透析的通俗说法,它是挽救无数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血液透析的原理与日常护理,揭开这项医疗技术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指将血液抽出体外,经过透析器的渗透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杂质后,再将已净化的血液回输入体内的过程。这项技术主要替代肾脏对溶质(主要为小分子溶质)和液体的清除功能,具有清除体内有害物质以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作用。
在临床上,血液透析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此外还可用于解决急性药物中毒、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问题。对于肾功能丧失的患者来说,血液透析就是延续生命的必要治疗方式。
二、血液透析的技术原理
1.血液进入透析器
血液会在蠕动泵(血泵)的推动下进入透析器,透析器内含有透析膜,这是一种允许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等则不能通过的半透膜。
2.弥散作用
利用在透析器外部流动的透析液和血液之间存在浓度梯度,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电解质通过弥散作用,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进入透析液中,直到两侧的浓度达到平衡。这一过程可清除体内无法代谢掉的尿素、肌酐等物质,并帮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对流作用
利用透析液和血液存在压力梯度,通过对流作用,使水分和小于膜截留分子量的溶质从压力高侧向压力低侧移动,从而达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的目的,同时可增加中分子毒素的清除。
4.交换
经过弥散和对流作用后,血液与透析液交换完毕,此时净化后的血液会通过血管通路重新回到体内,完成一次血液透析的循环。
三、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建议
1.生活建议
保持规律作息非常重要。患者应该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密切监测体重是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明确透析前后测量体重的意义,做到每天测量体重并记录。体重的突然变化可能提示体内水分潴留或脱水,需要及时调整透析方案。
血压监测也不容忽视。患者应该掌握血压的正常值和测量方法,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血压异常可能影响透析效果和心血管健康,需要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内瘘护理需要特别关注。患者应学会沿着内瘘血管的走行进行触摸、利用听诊器听取血流声音,以便及时了解内瘘的情况。内瘘是血液透析的生命线,良好的护理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记录观察笔记是个好习惯。每天记录的内容包括血压值、身体状态、自我感觉、身体调整状况、与医务人员交流后获得的信息、日常情况等。这些记录能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定期复诊必须坚持。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评估血液透析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2.饮食建议
一般建议注意控制水、钠、钾和磷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以及适量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摄入需要平衡,既要满足身体需要,又不能加重肾脏负担。通常建议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同时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热量供给要充足,以防止身体消耗自身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
3.运动建议
适当的运动对透析患者有益。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适的运动量,以增强肌力、改善心功能、改善全身机体状态。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身体不适。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透析后的第二天,此时身体状态相对较好。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4.用药管理
应该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如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降磷药物、降压药物等,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这些药物对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血液透析虽然是一项长期甚至终身的治疗,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护理,患者仍然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希望每一位透析患者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重拾健康生活的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