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和重症肺炎:一词之差,天壤之别!家长如何察觉?
冬季来临,儿科门诊又排起了长队。“医生,孩子咳嗽好几天了,就是普通感冒吧?”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这看似普通的咳嗽,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威胁——肺炎。
冬季是儿童肺炎的高峰季节,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都是常见的病原体。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早期常表现为普通感冒,但进展非常快,小婴儿抵抗力弱,很容易出现重症表现。很多年轻父母缺乏对重症肺炎的早期识别能力,很容易导致病情拖延,出现各种并发症。
一、认识小儿肺炎:不只是重感冒
小儿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吸入羊水及油类、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这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常见病因。一般肺炎常累及患儿肺部,而炎症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累及心脏、脑部、消化道等系统。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1.发热:发热为小儿肺炎的首发表现,体温一般为38℃至40℃,持续高热往往提示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
2.咳嗽:早期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无痰,随着疾病进展,咳嗽症状可减轻,但开始带有痰液。
3.气促及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表浅、频率加快,严重时呼吸可达到80次/分钟。出现三凹征表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凹陷)时需要立即就医。
4.全身症状:还可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往往被家长忽略,但却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重症肺炎:危险的升级版
重症肺炎可引起更严重的全身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腹胀、呕吐等)、循环系统症状(心率增加、口唇青紫等),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意识障碍、昏迷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华医学会的建议,以下标准提示儿童重症肺炎:呼吸困难(严重三凹征、发绀、低氧血症);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反复暂停呼吸或惊厥。辅助检查显示血气分析氧分压偏低、氧饱和度异常,或广泛肺炎影像学改变。
三、家长如何早期识别重症肺炎?
儿童肺炎的重症表现通常提示病情严重,需及时识别并进行积极处理。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1.数呼吸频率:这是最简单的判断方法。计数一分钟的呼吸频率,然后结合宝宝年龄来判断,若<1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1-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45次/分钟、1-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大于6岁的宝宝呼吸频率≥30次/分钟,那么就说明呼吸频率增加,而呼吸频率增加是早期重要信号。
2.观察呼吸费力程度:注意是否有鼻翼翕动、点头样呼吸、呼吸暂停,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凹陷)。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呼吸非常费力,需要立即就医。
3.关注全身症状:高热持续不退(>39℃),伴寒战;面色苍白或灰暗,四肢冰冷;精神状态改变:嗜睡、烦躁、昏迷。消化道症状:吐奶、拒奶、吃奶中断,甚至腹胀等。这些症状提示病情已经影响到全身。
4.注意皮肤颜色变化:面色苍白,发绀、面色苍灰,提示出现严重缺氧。这是危险信号,需要立即给予医疗干预。
四、小儿肺炎的科学护理方法
1.发热护理:发热不严重可采用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体温达38.5℃及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用乙醇擦浴,以免引起中毒。
2.呼吸道护理:经常帮助患儿翻身,通过叩背方法排痰:将手握成空心掌,从下往上、从外往内拍背。必要时通过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恢复至关重要。
3.生活护理: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持通风;提供安静休息环境;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鼓励适当运动提高抵抗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病情加重。
4.饮食调理: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刺激性、油腻的食物;增加饮水量,避免脱水。合理的营养支持对康复很重要。
5.遵医嘱用药:当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异常、行为改变等表现时,需要及时就医。督促按时按量服药,确保治疗效果。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一旦发现孩子有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面色改变、烦躁不安等危险信号,不要犹豫,立即就医。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掌握这些识别技巧,守护孩子的呼吸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