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七步法”
老年人是我国高血压病人中占比较高的人群,高血压也是诱发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的高危风险因素。很多患者日常控制主要是靠降压药,其实单纯依靠药物进行降压效果有限,甚至会出现血压波动过大、血压无法顺利下降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七步法”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日常降压进行指导。
一、减盐饮食、日常膳食要合理
高血压控制要渗透在生活中的点滴微末,比如每天的日常饮食中,控制盐分的摄入,一般将盐分的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病人饮食中的盐量可以通过量勺、啤酒瓶盖等进行控制。另外日常膳食要合理,需要多吃富含钾、镁的新鲜蔬果,如菠菜、芹菜等,还需要补充优质的蛋白质,日常多摄入鱼类、瘦肉、鸡蛋等,尽量减少红肉的摄入,避免摄入动物内脏。严格杜绝油炸、甜品等高热量食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控制血脂、血糖,避免导致血压的波动,也可参考地中海饮食,对日常的饮食进行调整。
二、加强运动,身体素质要提高
除需要保障饮食的科学性外,还需要做到增加日常的运动锻炼水平,以此延缓血管硬化的进程,改善血压的控制效果。可通过快走、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方式进行运动。上述运动均属于轻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改善体质有显著的效果。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运动耐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进行锻炼,以每天30分钟,每周至少5次的频率进行锻炼。但是如果锻炼时出现胸闷、头晕、心悸等症状,则需要立即停止并休息,必要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三、规律作息,维持规律好睡眠
除此之外,情绪异常波动和睡眠障碍也是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因此,高血压病人每天需要获得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以7-8小时为宜,如果日间觉得疲倦,可进行午睡,但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老年人需以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方式安排日常活动,如果出现失眠情况,可利用冥想、听音乐、腹式呼吸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可求助医生。建议病人日间培养兴趣爱好,多与社会及亲朋好友沟通交流,避免孤独、焦虑影响血压。
四、控制体重,肥胖风险需警惕
肥胖是老年高血压病人非常常见的情况,尤其受到日常活动减少的影响,其腹部囤积较多的脂肪,对病人的血压控制造成影响。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将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即最高不可超过23.9,同时重视腰围的控制,男性应以腰围不超过90厘米为宜,女性则以85厘米为界限。如果已经出现超标情况,则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逐步减轻体重,减少腰围,避免减重过快影响健康。
五、戒烟戒酒,心脑血管要保护
吸烟饮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尤其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当中,吸烟饮酒会加快动脉硬化的速度,导致高血压病情加重。因此,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需要严格戒烟戒酒。但为避免戒断后出现应激,可采取逐步减少的方式干预,日饮酒量应以白酒50毫升,或啤酒250毫升,或红酒100毫升为目标进行控制。
六、定期监测,自身情况需掌握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外,老年高血压病人还需要学会掌握自身的健康情况。可选择电动血压测量仪器,于每天晨起、睡前均进行血压的测量,并在测量后详细记录自己的血压情况,并对自己日间是否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进行记录,整理成“血压日记”。同时以3-6个月一次的频率,对血脂、血糖、心电图、肝肾功能进行检查。
七、遵医嘱用药,血压水平得稳定
日常科学的生活习惯与遵医嘱用药不可分割,需要老年高血压病人做到遵医嘱用药,血压的一时稳定不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长时间稳定血压水平才是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长寿钥匙。病人需要做到每天定时定量用药,严格遵照医嘱要求服用药物,如果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时,需要在咨询医生后尽量选择不影响血压的药物服用。
总之,相对青壮年人群而言,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压力更大,因此需要病人加强在日常生活中对血压的控制,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才能最大程度提高老年病人血压的控制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