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罗勒——疏风行气、化湿消食
厨房里常见的翠绿香料——罗勒,不仅是给菜肴提味的好帮手,更是一味实用的中药。它那股独特的辛香气味,藏着帮助身体解决常见小麻烦的本事:吹风受凉后鼻子不通、身体发紧时,它能帮着驱散寒气;感觉肚子胀气、堵得慌时,它能顺顺气;遇到湿气重没胃口,或是吃多了油腻不消化,它又能化解湿浊,帮脾胃减负。
一、芳香解表,风邪悄悄溜走
罗勒叶子用手揉搓后,会散发出一股明显的辛香气味。这种辛香特性,正是它能驱散风寒的依据。中医理论指出,受凉后风寒容易从皮肤表面入侵,引发一系列不适:身体怕冷、可能有点低热、头痛、鼻子堵塞或流清鼻涕。罗勒的辛香成分能刺激身体反应,促进毛孔张开并引发排汗。当人体开始出汗,堵在皮肤表面的风寒就能被驱散出去。
在早春或深秋时节,若穿少了衣服,不小心着了凉,开始有点畏寒、鼻子不通气、头也隐隐作痛。这时,不必急着翻药箱,厨房里的鲜罗勒就能应急。摘一小把鲜嫩叶片(约5-10克),简单清洗后放入杯中,冲入滚烫的开水,盖上盖子焖上5-10分钟。待水温稍降,趁热缓缓喝下。温热的罗勒茶带着它特有的香气,喝下去不久,你可能会感觉微微出汗,身上怕冷的感觉减轻了,鼻子似乎也通畅了些。身体感觉微微暖和起来,鼻塞渐通,这正是罗勒的辛温之性在发挥作用,驱散了初感的风寒。
二、行气宽中,让郁堵的气机畅通起来
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或者一时情绪不佳,常常会让我们感到胸口或上腹部好像堵着一团气,闷闷的,胀胀的,甚至忍不住想叹气才舒服点。聚餐时稍不注意吃多了,或者吃了些不易消化的食物,那种饭后胃脘饱胀、嗳气连连的不适感也常常困扰着我们。中医将这类胀满不适称为“气滞”,指人体内正常流动的气机运行受阻,主要郁堵在腹部。气堵在这里无法顺畅通行,就会引起胃脘或胸胁部位的胀闷、疼痛,甚至影响消化功能。
罗勒的第二个拿手好戏正在于此——它擅长“行气”,促进气的顺畅流动。其辛散温通的特性,能有效地疏通郁结的气机,起到宽中和胃、消胀除满的作用。感觉胸胁或胃脘胀闷不舒服时,同样可以泡上一杯罗勒茶(鲜叶5-10克,干品3-5克即可)。那温暖辛香的茶水下肚,常常能较快地感觉到一股暖流下行,胸腹间的胀满感随之减轻,仿佛郁堵的气团被推开了,人也会感觉舒坦不少。尤其当情绪不好或吃撑了觉得肚子胀气难受时,泡杯罗勒茶喝下去后常能感觉气顺了些,容易打嗝或排气,胀痛感减轻,呼吸也觉得更顺畅,人会放松下来。
三、化湿浊、消积食,给脾胃减减负
现代人脾胃的负担着实不轻:应酬时的肥甘厚味、外卖里的油腻重口、生冷瓜果、过量甜食、冰镇饮料……这些都很容易在体内酿生“湿浊”。湿浊困阻脾胃,会让人感觉口中发黏发腻,不太想吃东西,或者吃完饭很久都不觉得饿,身体沉重疲倦,大便也可能变得黏滞不爽。同时,吃多了或吃了难消化的食物导致的“食积”,更是直接给脾胃增加了消化负担。
罗勒的芳香之气,在中医看来,天生就具有“化湿”的妙用。它的辛香能够振奋脾阳,唤醒被湿浊困住的脾胃功能,帮助运化和清除体内的湿浊之气。搭配其行气消胀的本领,还能推动积滞的食物下行,促进消化(消食导滞)。夏天湿气重时感觉头身困重、胃口差,或者一顿大餐之后觉得食物积在胃里不消化,泡罗勒茶喝非常合适。若能在烹饪油腻菜肴时,直接加入新鲜的罗勒叶一同翻炒或炖煮(如炖肉、做鱼时放几片),它的香气不仅能去腥增香,更能提前一步帮助化解食物的油腻,减轻脾胃的消化负担,让美味与健康兼得。
总之,下次可以在凉拌菜、汤或炒菜中加入罗勒叶,不仅能用来调味,也能利用它疏风散寒、理气消胀、化湿助消化。日常用新鲜叶子泡热水喝(5-10片),或做菜时放几片,都是方便的使用方法。记住它的用处,让罗勒成为你生活的健康帮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