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控糖又护肾,糖尿病肾病指导方案

2025-10-24 09:07:45 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莫凤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长期高血糖、高血压及代谢紊乱会逐步损伤肾脏血管,引发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然而,通过科学的血糖管理、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及定期监测,患者完全可能延缓病情进展,维持生活质量。本文将从饮食、运动、用药、监测四大维度,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系统化的护肾指导方案。

  一、饮食管理:精准控制,减轻肾脏负担

  (一)蛋白质摄入:优质低量是关键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但过量摄入会加重肾脏滤过负担。糖尿病肾病患者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摄入量:早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中期降至0.6克,晚期需严格限制至0.3-0.5克。优先选择鸡蛋清、鱼肉、低脂牛奶等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求,生物利用率高。

  (二)碳水化合物:低升糖指数优先

  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需选择升糖指数(GI)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避免精制米面、糕点等高GI食物。建议采用“分餐制”,将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散至5-6餐,有助于稳定血糖。例如早餐可选择燕麦粥搭配少量坚果,午餐以杂粮饭为主食,晚餐适量食用红薯或玉米。

  (三)脂肪与盐分:低脂限盐护血管

  高脂肪饮食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增加心血管风险。建议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25%-30%,优先选择橄榄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油、油炸食品摄入。盐分摄入需严格控制在每日5克以内,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替代部分盐分,既提味又减少钠的摄入。

  (四)微量元素:补充必需营养素

  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保护肾脏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建议每日摄入新鲜蔬果,如菠菜、西兰花、草莓等。但需注意,晚期患者可能需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避免引发高钾血症。钙、磷代谢紊乱是常见并发症,可通过低磷牛奶、钙片补充,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二、运动与生活方式:适度活动,稳定代谢

  (一)运动类型:低强度有氧为主

  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血压。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标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或低血糖。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

  (二)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吸烟会加速肾脏血管硬化,增加蛋白尿风险,必须严格戒烟。酒精可能干扰血糖代谢,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代谢紊乱。

  三、用药管理:精准用药,避免肾损伤

  (一)降糖药物:根据肾功能调整

  早期患者可选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口服药,但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45ml/min时,需停用二甲双胍,改用胰岛素或瑞格列奈等肾安全性较高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剂量需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避免低血糖。

  (二)降压药物:保护肾脏是核心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是首选降压药,既能降低血压,又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三)避免肾毒性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部分中药(如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均可能损伤肾脏,需严格避免,在就诊时需主动告知医生肾病病史,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保健品。

  四、定期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一)血糖与血压:每日监测不可少

  建议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校准准确的血糖仪,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以下,每日定时测量并记录。

  (二)肾功能指标:每3-6个月复查

  每3-6个月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若UACR持续升高或eGFR下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并发症筛查:每年全面评估

  每年进行眼底检查、神经病变筛查及心血管风险评估,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五、结束语

  糖尿病肾病的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属与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通过精准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合理用药及定期监测,绝大多数患者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让我们以科学为盾,以坚持为剑,共同守护肾脏健康,拥抱更有质量的生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