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之胃”:手术室护士的配合要点
胃,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犹如一台精密的“食物加工机”,承担着储存、研磨、初步消化食物的重任,为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与营养,堪称“生命之胃”。然而,当胃部遭受疾病侵袭,如胃溃疡穿孔、胃癌等严重病症时,手术往往成为挽救生命、恢复健康的关键手段。在这场守护“生命之胃”的战斗中,手术室护士与医生的紧密配合犹如奏响一曲和谐的生命乐章,每一个配合要点都关乎着手术的成败。
一、器械准备:精准适配,保障手术利器
(一)依据术式选器械
胃部微创腔镜手术方式多样,常见的有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等。不同的术式对器械的要求各有差异。手术室护士需深入了解各种手术的特点和流程,根据即将进行的手术类型,精准选择合适的器械。例如,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需要配备高清腹腔镜系统,以提供清晰、放大的手术视野,帮助医生精准识别病灶和周围组织;此外,还需要各种规格的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以确保胃部切除后的顺利吻合,保证吻合口的安全性和通畅性。
(二)合理布局促效率
手术间内器械和物品的合理布局能大大提高手术效率。手术室护士要根据手术的操作顺序和医生的习惯,将常用器械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例如,将腹腔镜镜头、超声刀手柄等常用器械放在手术台上的无菌托盘内,方便医生随时拿取;将较大的器械如腔镜吻合器、吸引器等放置在手术台周围合适的位置,确保医生在需要时能迅速获取。同时,要合理安排腔镜设备的摆放,保证医生有舒适的操作空间和良好的视野。
二、无菌操作:严守防线,杜绝感染隐患
(一)规范着装筑屏障
手术室护士在进入手术间前,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着装,在着装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如手术衣的穿戴要确保袖口密封,手套要紧密贴合手部,口罩要完全遮盖口鼻等,筑起一道坚实的无菌屏障。
(二)严格洗手降菌量
术前洗手是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关键步骤。手术室护士要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七步洗手法,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洗手液,认真揉搓双手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手指间、掌心、手背等,持续一定时间,确保将手上的细菌尽可能清除。洗手后,要保持手部的干燥,避免再次污染。
(三)无菌传递防污染
在手术过程中,器械和物品的传递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手术室护士要使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容器来传递器械,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器械的无菌部分。对于腔镜器械,由于其结构复杂,传递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镜头和导光束,避免刮擦和扭曲。
三、病情观察:敏锐洞察,应对突发状况
(一)出血情况判断
胃部手术中,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室护士要仔细观察手术野的出血情况,判断出血的速度、量和性质。如果是少量渗血,可通过电凝、压迫等方法进行止血;如果是较大的血管出血,要迅速协助医生进行结扎或缝合止血。同时,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胃管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或腹腔引流液增多,提示可能有出血情况,需及时处理。
(二)神经反射关注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神经反射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牵拉胃部组织时可能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患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手术室护士要敏锐观察到这些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微创手术方式与效果
微创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开几个小孔,将腹腔镜镜头和手术器械插入腹腔,在电视屏幕的监视下进行手术操作。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它具有诸多优势。创伤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能更早地下床活动,减少了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快,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一般术后3-5天即可出院,降低了医疗费用;美容效果好,腹部仅留下几个小疤痕,不影响美观。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结束语
守护“生命之胃”是一场充满挑战与责任的战斗,手术室护士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通过精准的器械准备、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敏锐的病情观察与医生紧密配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在未来的医疗道路上,手术室护士将继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更加精湛的技术和更加贴心的服务,守护好每一个人的“生命之胃”,让生命之花在健康的土壤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