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疼or脸跳?可能是神经被血管“压”坏了
你是不是见过这样的人:好好地说着话,脸上突然就像过电一样,疼得直咧嘴;或者,眼皮、嘴角总是不自觉地跳,越想控制越跳得厉害。这很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吃药要是效果不好,医生可能会跟你说:“做个微血管减压术吧。”这名字听着挺吓人,但它到底是啥?真的管用吗?
一、病根就是血管“欺负”神经
你别看一个疼、一个跳,它俩的“病根儿”一模一样!咱们脑子里,有控制感觉的神经,也有控制肌肉的神经。它们本来和血管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邻居。但随着年龄增长,或者别的原因,有些血管就会“跑偏”了位置,老是蹭到或者压到旁边的神经。脸疼(三叉神经痛)为啥?就好比,一段血管老是压着负责脸部感觉的“三叉神经”。时间长了,神经外头的“绝缘皮”就被磨坏了。神经一“漏电”,大脑就会收到错误的“剧痛”信号,风吹、吃饭、洗脸这些小事,都能引发一场剧痛。脸跳(面肌痉挛)为啥?同理,要是血管压住了指挥面部肌肉的“面神经”,这根神经被压得“乱发电”,肌肉接到错误指令,就不受控制地跳起来了,从眼皮慢慢跳到嘴角。
所以,治病的核心思想特别直接:把这个“欺负人”的血管从神经旁边挪开,让神经别再被压迫了。
二、微血管减压术就是个“劝架”的手术
这个手术的思路,一点都不复杂。它不是把神经切断,而是当个“和事佬”,在血管和神经之间塞个小垫片,把它俩分开。你可以把这个手术想象成一次精密的“颅内劝架”:医生会在你耳朵后面的头发里,切一个小口(大概4-5厘米),然后在头骨上开一个硬币大小的“小窗口”。透过显微镜,医生能清楚地看到里面,找到那根被血管压得“苦不堪言”的神经。找到那根“惹事”的血管后,医生会拿一种叫Teflon垫棉的特殊人造材料(这东西身体不排斥,很安全),像楔子一样,结结实实地垫在血管和神经中间。这样一来,血管再怎么搏动,也碰不到神经了。压迫一解除,神经慢慢恢复正常,“疼”和“跳”的毛病自然也就好了。对于因为血管压迫引起的脸疼和脸跳,这个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最能根治的办法。对付脸疼:做完手术,超过九成的人,那种要命的疼立马就消失了!很多人从此就能告别止痛药,好好吃饭、安心洗脸了。对付脸跳:同样,九成以上的人,脸跳会立刻停止或者大大减轻。面子找回来了,心情自然也舒畅了。
三、风险与收益并存
手术效果好,但咱也得把丑话说在前头。它毕竟是在脑袋里动刀子,不是百分百零风险。不是谁都能做:这个手术主要治“原发性”病因,就是检查完发现,确实就是血管压的。如果是肿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或者您身体本身扛不住全麻手术,那就不适合做。可能有的风险:比如,手术那边耳朵的听力可能会有点影响(但现在有设备实时监控,风险小多了);或者脑子里的液体可能稍微漏一点出来。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好医院里其实很低(低于2%)。恢复不算难:一般住一个礼拜院就能回家了,很快就能正常生活,只是短期内别干重体力活。
这个手术最大的好处是治本。它不像吃药只是暂时麻痹神经,也不像其他手术是把神经切掉让你脸麻。它是把问题的根源解决了,同时完美地保留了神经的正常功能——你的脸该有感觉还有感觉,该动还能动。当然,是手术就有风险:这是开颅手术,虽然技术很成熟,但也有很低概率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影响听力,或者脑子里出血、感染。但是,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手里,这些风险已经非常低了。
四、总结
如果你或者家人正被脸痛或脸抽折磨,吃药没用或者受不了副作用,那么这个“微血管减压术”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能够根治这个问题的方法。它就像派一个精修工进去,把那条惹事的水管挪开,垫上缓冲垫,让那根重要的电线再也不受干扰,恢复正常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