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胸闷、心悸=心脏病?心电图能帮你排除哪些风险?

2025-11-12 09:27:01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马宏玉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突然觉得胸口发闷,喘不上气;或者能清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变快了,甚至跳得乱七八糟,这就是咱们常说的“胸闷”“心慌”。一出现这些症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我是不是得了心脏病?”越想越慌。但其实,胸闷、心慌不一定就是心脏病。而心电图作为最常见的心脏检查,能帮我们排除哪些心脏问题呢?

  一、胸闷、心慌≠心脏病

  一碰到胸闷、心慌,就往心脏病上靠,其实是想多了。虽然心脏病确实会导致这些症状,但不是只有心脏病才会这样,很多日常情况也可能让你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先说说咱们自己能控制的生理情况,比如剧烈运动后,身体需要更多氧气,心脏就得跳得更快、更用力。情绪波动也是个常见原因,比如跟人吵架时气得胸口发闷,或者突然听到好消息兴奋得心慌,这些都是因为情绪激动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肾上腺素”的东西,它会让心脏跳得更快、血压升高,自然就会有胸闷、心慌的感觉。还有些不良习惯也会惹麻烦,长期熬夜的人,生物钟乱了,就容易出现心慌;喝酒喝多了,会让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脏为了“补救”就会跳得更快,进而引发胸闷、心慌。除了这些,一些非心脏疾病也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比如甲亢会让身体代谢速度加快,像给心脏“踩了油门”,导致心跳持续偏快,进而引发心慌胸闷。所以说,胸闷、心慌的原因特别多,不能一上来就认定是心脏病。

  二、心电图帮你排查心脏问题

  心电图特别简单,在胸口、手腕、脚腕贴几个小电极,连到机器上,几分钟就能做完,没任何痛苦。它的作用就是记录心脏跳动时的“电信号”,像给心脏拍了张“电活动照片”,帮医生判断心脏有没有问题。那它具体能帮我们排除哪些心脏风险呢?

  首先,能排除“心跳乱得厉害”的危险情况。那它具体能帮我们排除哪些心脏风险呢?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病例,有一个比较典型,赵某某男性42岁,近半年总出现突发心慌,每次发作时心跳快得像打鼓,胸口发闷,持续几分钟后又突然恢复正常。他在医院做过两次常规心电图,结果显示正常。直到第三次刚好在症状发作时做了心电图检查,图形显示:波形形态规整,心律很整齐,心跳快的达到一分钟180次,看不到窦性心律一样的波形,最终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过我们处理好转回家治疗,告知不舒服来医院复查。这告诉我们,如果心慌时总感觉心跳不对劲,建议尽早来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如果正处于发作期,那样检查出阳性结果的概率就比较大了。反之,如果做心电图时,心跳节奏平稳,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也没有出现异常图形,那暂时可以排除心律失常引起的胸闷。我们会根据患者本人提供的病情决定是否做进一步检查。

  其次,能帮着排除“心梗”(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就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堵了,心肌缺血坏死,人会剧烈胸痛、胸闷、心慌,是要命的急症。心梗发生时,心电图会出现一些“特征性变化”,比如某个波段抬高、T波倒过来、出现异常Q波。如果出现了疑似心梗的症状,做心电图没发现这些变化,再结合其他检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心梗。不过要注意,心梗早期可能没出现典型变化,医生可能会让过一会儿再复查,或者结合抽血查“心肌酶”来判断。

  另外,还能排除“心脏变大变厚”的问题。比如长期高血压、心脏瓣膜有问题,可能会导致左心室或右心室变厚。心脏厚了,电信号传导就会变得异常,心电图上能看出来,比如左心室厚会显示电压高、电轴偏左,右心室厚则是电压高、电轴偏右。如果心电图没这些变化,再结合心脏超声,就能基本排除心脏肥厚的问题。

  但要提醒大家,心电图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记录做检查那几分钟的心脏电活动,如果你的心慌是“一阵一阵的”,做检查时没发作,心电图就可能显示正常。还有些早期的心肌缺血、心肌病变,需要结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

  总之,胸闷、心悸并非一定是心脏病引起的,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心电图作为一项基础的心脏检查项目,能帮助我们排除部分心脏风险。当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检查揪出引起胸闷心悸的元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