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慢性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了解么

2023-03-13 12:37:45
山西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周晓红  
       在外科临床中换药时间比较长并且比较常见的一种伤口就是慢性伤口,这种伤口的存在不但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长,还会使得患者频繁承受换药的痛苦,进而对患者日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针对这种情况,慢性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因此出现。自从慢性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以及治疗方法应用之后,不但使得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而且可以使得换药对患者所造成的痛苦和伤害大大减少了,大幅度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治疗方面的满意程度。为了可以帮助大家更好了解慢性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本文就此展开介绍。
       1.湿润环境愈合理论
       就湿润环境愈合理论而言,该理论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958年,Odland发现相对比于破溃的水疱伤口,完整的水疱伤口更容易愈合,并且愈合速度也比较快。到1962年时,英国的动物学家在幼猪的皮肤上覆盖上聚乙烯膜,通过这种方式发现被覆盖部分的伤口愈合速度要比暴露在外界的伤口愈合速度快很多,这是最早提出的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概念。之后通过发现和实验研究,到1972年时,在临床中湿性治疗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到1992年这一研究再一次被证实,基于此后在医疗界中便开始广泛应用“湿润环境愈合理论”。
       2.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在慢性伤口愈合过程中,使得创面得以愈合的第一步就是要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而应用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就可以实现这一要求。若是想要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那么就需要使其处于在低氧环境下。就有关研究表面,创面处于低氧环境中就可以加快纤维细胞的生长速度,并还可以对巨噬细胞造成刺激,以此来让其释放出更多的生长因子,加快血管的形成,进而可以快速形成肉芽组织。而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应用就可以让创面局面维持在低氧状态的环境中。其次,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对于细胞增殖移行和分化也是非常有利的。对于细胞而言,当其在增殖分化的过程中都需要借助水来实现,因此在湿润环境下就可以使得酶和细胞的活性得以保持,这对于创面的愈合来说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在湿润环境下还可以实现细胞的快速移行。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活性物质释放,使得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最后,应用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就可以在更换敷料时避免对创面造成二次的机械性伤害。对于创面来说,因为其保持在湿润状态下,所以就可以防止因过度蒸发创面渗出物而导致干痂的形成,并且在对敷料进行更换时也不会对创面造成损伤,这样更有助于创面愈合。
       3.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在慢性伤口治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在具体应用时,首先就需要准确评估慢性伤口,这样才可以更加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在伤口评估时,主要分为局部评估和全身评估。通过局部评估来确定伤口深度、大小、类型以及损伤程度等信息。而全身评估则是为了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其次,对伤口护理需求进行制定。在评估完成之后,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来对伤口护理需求进行制定,并且要将伤口的实际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及时告知家属,而且还应该要将后续治疗中的费用、使用的治疗方式还有敷料等信息告知家属,在其同意之后才可以进行治疗。最后,就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实际处理过程中,要采取无损害的方式来对伤口进行清洗,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清洗方式就是注射器旋转式冲洗以及棉球擦拭这两种。在清洗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之后就需要对伤口创面上的坏死组织进行清创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合理的方式来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完成清创后结合治疗目的以及伤口的实际问题来选择正确的敷料。具体来说,敷料选择过程中,应该要结合伤口愈合的不同时期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敷料,这样才可以避免创面感染,进而有利于伤口愈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