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吸入麻醉真能让人立即麻醉?

2023-04-28 15:27:49
宝鸡市中医医院  冯传涛
 
      吸入麻醉是麻醉的一种重要方法,可用于全身麻醉,社会大众对于该麻醉方式较为陌生,甚至对这种麻醉方式出现了错误认知,例如吸入麻醉可以让人立即麻醉等。为纠正大众对吸入麻醉的错误认知,有必要向社会大众科普一下麻醉知识,说一说吸入麻醉的那些事,并解释一下吸入麻醉会不会让人立即麻醉?
       1.什么是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就是一种全身麻醉方式,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方式给药,麻醉气体可以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人体的血液,随后通过人体血脑屏障,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等全身麻醉方式产生的效果基本一致,被麻醉者会出现神志消失、痛觉消失、骨骼肌松弛等现象,麻醉期间的记忆会全部遗忘,就像经历了一场深睡眠。吸入麻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取决于后续的麻醉药物给药量及持续时间,等医生完成诊疗操作后,麻醉医师会停止给予全身麻醉药物,患者体内的麻醉药物会在短时间内排出,随着血压浓度降低,患者将会逐渐苏醒过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2.吸入性麻醉采用哪些药物,如何实施?
      吸入性麻醉的药物主要为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地氟烷等,同时,氧化亚氮也用于吸入性麻醉中。吸入性麻醉的药物都是挥发性的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分解较少,可以保持药物原型形式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对人体影响较小,蓄积作用极低,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式。吸入性麻醉前,要做好呼吸道准备,可以采用鼻咽通气导管、面罩、气管插管等方式向患者呼吸道内输送吸入性麻醉药物,同时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麻醉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手术需求和个体情况,调节药物浓度,指导患者配合呼吸,促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患者意识消失后会继续调整麻醉药物浓度,使患者保持稳定的麻醉状态,直至手术结束。患者进入麻醉苏醒期后,麻醉医师会帮助患者完成吸入麻醉药的洗出,促进吸入性麻醉药物呼出肺部,使患者逐渐意识恢复,平稳的度过苏醒阶段。
       3.吸入性麻醉真能让人立即麻醉吗?
      吸入性麻醉药物可以经过呼吸道吸入麻醉,但是却不能让人立即麻醉,需要持续吸入一定浓度的麻醉药物才能达到意识消失的效果。乙醚等传统麻醉剂,麻醉效率极低,不要说几分钟,吸入十几分钟患者可能还有意识,因此社会上流传的乙醚毛巾捂脸,导致人瞬间晕厥的传闻是假的。现代新型的吸入性麻醉药物,麻醉效率显著提升,较高浓度吸入后,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仍长达数分钟,部分高浓度的吸入性麻醉药物,可以达到1分钟失去知觉的麻醉效果,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总之,吸入性麻醉药物让人立即麻醉是不可能的,即便采用专用的工具,精确的控制麻醉浓度也不能达到立即麻醉的效果。
       4.所有人都能进行吸入性麻醉吗?
      答案是否定的。吸入性麻醉之前,医师和麻醉医师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确认患者是否符合全身麻醉要求,并根据麻醉前评估,为患者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吸入性麻醉需要气管插管等操作,对呼吸道的要求较高。对于存在某些呼吸道疾病、困难气道的患者,或吸入性麻醉药物使用禁忌症者,不能进行吸入麻醉。
       5吸入性麻醉的不良反应风险高吗?
      作为一种全身麻醉方式,吸入性麻醉必然存在一定不良反应风险,但是吸入性麻醉药物的代谢性较好,身体内残留较少,因此其安全性较高。现在全身麻醉技术可以通过精准的调控麻醉药物,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同时又可控制麻醉药物血药浓度,避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较为可靠。吸入性麻醉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反流误吸、躁动、苏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肺不张、通气不足等,部分患者在拔管时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但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安全性可靠。麻醉医师在麻醉前会做好各种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麻醉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可有效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因此无需惧怕吸入性麻醉不良反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