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预防新冠
首页 > 科普 >

器官衰竭!糖尿病不重视的最终后果

2023-06-21 14:38:03 6361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赵宗亮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中老年人为发生本病的重要群体。最近几年,本病的发生势态表现出了年轻化趋势。疾病的发生和机体胰岛素分泌绝对/相对不足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人体针对糖代谢异常,如果患者的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若情况严重,甚至出现器官功能衰竭。下面,笔者带您详细了解不重视糖尿病发展的后果——器官衰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为什么说一定要重视糖尿病发展?
       如果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良,有可能出现并发症。所以说,2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将自身疾病重视起来。并发症的出现有可能导致患者肾脏功能受损,发生肾脏衰竭;也有可能出现视网膜病理改变,甚至失明。此外,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粥样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足等高危疾病。
       当发现自己罹患糖尿病之后,必须积极接受治疗,妥善控制血糖。结合医生指导,依照自身病情则取适宜降糖方法,避免自身病情被延误,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检查血糖,深入去了解自身疾病改变。在平日里,需注意饮食,多吃粗粮、不吃甜食、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强化体育锻炼、不熬夜。
       2.糖尿病不重视的最终后果--器官衰竭!
       高血糖状态会直接引发患者的大脑、心脏、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出现并发症,其为导致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从糖尿病合并器官衰竭的特点来看,主要包含下述几点:
       第一,患者病程长,其血糖长期达不到标准,处于高血糖状态。
       第二,器官衰竭首发顺序和患者原有器官所患的慢性病存在极大关联性。在此其中又以肾功能衰竭首发最为常见,其次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再次为心力衰竭,最后为呼吸衰竭、脑损害等。
       第三,感染是2型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第四,年龄高于50岁的中老年人容易出现2型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衰竭。
       第五,患者疾病以后一般取决受累脏器数量和严重程度。病患受累脏器越多,疾病死亡率越高。
       糖尿病肾病为重度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也是患者主要死因。有研究表明:人体肾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能为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以及发展的直接因素。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这种疾病在发生以及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良会增速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有可能和高血糖引起系膜扩张有关。如果患者血糖过高,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增加,上述形态学变化直接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不正常和持续性白蛋白尿。当受到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时,患者肾脏损害加重。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患者的肾脏功能会表现为进行性减退的不良情况,最终引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
      长时间高血糖会导致人体的组织器官缺氧,肾脏、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原发性疾病加重,机体代谢能力降低,引发功能衰竭。与此同时,患者的机体针对感染防御能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比较低,容易合并感染导致代谢紊乱加重。因为本病患者存在多器官微血管以及大血管病理改变,其机体针对病毒以及细菌入侵承受能力比正常人更差,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为患者机体血糖值上升,渗透压加大,微循环障碍,最终形成微血栓。血液黏稠度上升,引发微血管病理改变导致心肌缺氧缺血、纤维化等糖尿病心肌病。所以说,一旦出现心肌方面疾病,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3.糖尿病患者器官衰竭的防治方法
       第一,使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
       第二,患者在接受抗感染治疗的同时,也要兼顾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阳性细菌感染。应用2~3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疗程一定要足够。在用药时,要警惕菌群失衡以及二重感染,动态性监测肾脏功能。
       第三,全面纠正高碳酸血症以及缺血,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第四,针对已经出现功能衰竭的器官要马上纠正,通过有效方法阻断连锁反应,避免更多器官出现功能衰竭,有效治疗脑衰、呼衰、肾衰以及心衰。
       第五,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肾毒性比较小的药品,用以改善细胞代谢和微循环,加速脏器修复。
       第六,患者要预防消化道出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2025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