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与孤独症儿童一起成长

2023-06-29 12:06:05

  陕西省康复医院 杨红梅

  孤独症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也就是我们常叫的自闭症,多发于幼儿时期,患儿多有社交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行为等表现。孤独症属于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会对孩子智力、运动等多方面身心官能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病情严重的孤独症患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成年后也难以参与到正常社会生活中。所以,做好孤独症儿童识别诊治干预工作十分必要。

  1.孤独症识别标准

  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孤独症并无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尽早识别、尽早诊断、及时干预,来改善患儿症状。所以,对于广大家长而言,则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比如幼儿在1.5⁓2岁这一时间段,发现可能有孤独症倾向,便要尽早予以识别、诊断、干预治疗(干预治疗周期一般在4⁓5年),便有概率遏制患儿病情,使之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一般患儿年纪越小,比如2周岁以内患儿,往往神经可塑性更强,最终治疗预后效果也会更好。而对于孤独症识别,家长则要观察幼儿是否存在回避人际交往、言语交流障碍、兴趣狭窄、活动刻板等表现,生活中有无不看、不应、不指、不语、不当等行为。其中不看即幼儿不和他人进行视觉交流或者视觉交流异常;不应即叫幼儿名字没有反应,或者不够敏感;不指即幼儿无法恰当做出或者表达躯体动作;不语即幼儿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幼儿;不当即幼儿行为不当、言语不当、感觉不当。

  2.孤独症干预疗法

  2.1干预疗法原理

  孤独症干预疗法的原理,即围绕患儿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干预,促进患儿身体发育、疾病防治、避免滋扰行为,以达到提升患儿智能、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目的。干预疗法可分为家庭指导、自然行为干预引导、发育干预引导、辅助疗法等,需要按照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合理选定最佳干预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一些重度儿童孤独症患儿,早期干预训练,一开始往往需要先采取师生比例1:1模式,之后在训练推进过程再围绕患儿发育水平、行为特征合理调节,并及时给予患儿全方位的家庭指导,提高家庭参与程度,以提高孤独症患儿治疗预后效果。

  2.2家庭指导

  对于确诊孤独症患儿,要第一时间进行家庭指导,即引导家长和孤独症患儿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比如调动患儿注意力,与之共同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带领患儿尝试自主做出一些行为动作,逐渐使患儿和家长可以进行自主交流,以此逐步改善患儿社交沟通能力。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指导,也能降低家长的焦虑感和负面情绪,确保患儿孤独症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2.3自然行为和发育干预引导

  自然行为和发育干预引导即借助关键反应训练、早期社会交流方法、早期干预模式、交互模仿训练、应用行为分析方法等,实现对孤独症患儿的有效治疗,使之病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这些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方法的实践应用效果也已经经过大量临床验证。通常情况下,确诊孤独症患儿,采取自然行为和发育干预引导治疗时,相关专业医生会与患儿一对一展开,医生按照患儿发育成长特点、学习规律,锻炼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从而达到增强患儿认知能力,改善其病情症状的效果,每周治疗时间一般在20小时左右,而相关专业医学文献研究发现,经过自然行为和发育干预引导治疗的孤独症患儿,2年后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智力、语言能力均有显著提升,患儿基本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2.4辅助疗法

  孤独症还有很多辅助疗法,如运动干预、音乐治疗等,其中运动干预旨在促进患儿运动技能,通过运动优化患儿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像游戏活动、球类竞技、有氧运动等。而音乐治疗旨在引导患儿欣赏音乐,通过听觉调动患儿情绪感官,以减轻患者孤独症严重程度。除此之外,还有中医治疗、言语治疗等辅助疗法,在此不做赘述。但归根结底,确诊孤独症患儿,最好的治疗方法即家长要重视该病,正确客观地认识该病,始终陪伴在患儿身边,积极学习掌握各类孤独症治疗方法,做到“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在此基础上,广大社会民众、政府部门也要给予社会层面的支持,才能切实阻止孤独症患儿病情持续发展,为其能够早日康复创造有利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孤独症的相关医学知识科普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能通过尽早识别、尽早诊断、尽快干预治疗来改善患儿症状,且治疗周期往往也比较长。所以,家长必须要有“与孤独症儿童一起成长”的信心,孩子有孤独症倾向,也不要消极应对,而是要树立信心,为了孩子能够获得健康的人生积极为其干预治疗,才能确保孤独症患儿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