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传染病各种传播途径及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2023-07-05 15:41:39

  陕西延安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景文博

       传染病即各种病原体引发的可以在任何人、动物和动物、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不同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也相对较多。本文将对传染病各种传播途径及常见病的治疗方法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传染病类型

  现代临床医学将传染病类型分为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其中甲类传染病会直接对人体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危害,会造成难以预计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必须强制管理、强制隔离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如鼠疫、霍乱等都是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即对人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危害会产生一定危害,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必须严格管控,针对性地推进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如非典型肺炎、艾滋、禽流感、麻疹、流行出血热、狂犬病、登革热、肺结核、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血吸虫病、梅毒、疟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都属于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则是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但危害程度不及乙类传染病,需要密切监管,了解流行趋势后,迅速控制爆发流行期,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热病、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都属于丙类传染病。

  2.传染病各种传播途径

  2.1空气传播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较为多样,比如病原体经空气传播,便会导致正常人群自身呼吸道出现感染症状。

  2.2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即携带病原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经空气飘散,黏附在正常人群口腔、眼球等部位,便会引发感染。

  2.3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即未达到排放标准废水、病原沾染物进入环境中,人体口、鼻黏膜等部位接触病原沾染物,或者民众如厕后卫生未做到位,后续饮食时便会出现感染,除此之外,正常人不小心接触携带病原患者排泄物也可能因此出现感染症状。

  2.4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即患者与正常人直接触摸,或者患者与正常人亲吻,生活中正常人和患者共用牙刷、毛巾、餐具、衣物等都会引发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如梅毒、艾滋病等疾病,主要是经由性行为传播,也属于接触传播的范畴。

  2.5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即母体携带病原,怀孕后会将病原传染给胎儿,像AIDS、B型肝炎等,都是可垂直感染的传染病。除此之外,梅毒患者在分娩时也有较大风险会传染给新生儿,极个别情况下,携带病原患者在哺乳期间,也会通过乳汁感染新生儿。

  2.6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即经血液、伤口感染,比如医疗所用注射器材、输血技术不到位等,都会增加血液传播风险。而如毒品使用时,共享针头过程,便会导致经血液传播引发传染病的情况变得难以防控。

  3.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3.1及时隔离

  针对一些常见传染病的治疗方法,必须全面评估患者实际情况后,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尤其传染性强的常见病,如霍乱、鼠疫、肺炭疽等,要尽快将患者送往特定医疗场所进行隔离。部分传染性一般的疾病,如水痘、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可居家隔离。如艾滋病、乙肝等,只要患者状态稳定,可不用强制隔离。

  3.2对因治疗

  针对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常见传染病,需采取对因治疗方案,即借助抗病毒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明确部分传染病可能需要患者长时间用药控制。少数细菌感染所致传染病则可使用抗生素控制其传染性,促进患者恢复进度,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猩红热等。

  3.3对症治疗

  部分传染病,尚无针对病原体治疗方案的,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则可采取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症状及时隔离、给药,按照不同阶段患者体征情况,给予一定免疫支持,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病死率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传染病类型较多,传播途径也十分多样,同时当前针对一些较为常见传染病治疗也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体系,但现实生活中,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最好的做法仍是不断增强自己的健康意识,做好传染病预防,才能从源头降低传染病发生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