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针灸注意事项,针灸好处虽多这些事却不能忽视,看是否适合你

2023-07-05 16:35:07

  陕西长安医院针灸推拿科 张宝

  近年来,人们的保健意识对比以往得到显著提升,中医针灸也受到各界广泛认可。针灸所具有的“内病外治”特点较为明显,其原理即围绕经络腧穴理论,借助针具、艾叶等材料,刺激人体穴位,达到阴阳调节、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治病防病的目的。与此同时,针灸适用症范围也相对较广,疗效较快等优势也比较突出,针灸好处虽多,但也并非所有人、任何时间都适合通过针灸来治疗疾病,本文将对针灸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

  1.针灸的价值作用

  针灸疗法属于中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诊断病因、辨别病症性质后,便可通过针灸刺入相应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且针灸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类疾病中都可起到治疗预防的效果。针灸治疗疾病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快速调节人体机能,同时有促进患者抗病能力和镇痛的疗效。除此之外,针灸操作方法较为简便,一次针灸的费用也不是很高,针灸过后患者几乎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也有保障。特别是将针灸联合其他疗法做综合治疗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预后满意度。

  2.不适合针灸的人群

  针灸虽好,但有部分人群也不适合针灸,比如,有糖尿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长期处于波动状态人群,便不宜采取针灸。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像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者,也不可采取针灸治疗。除此之外,骨关节急性感染、肺结核患者,身体素质过差、大出血、病情危重等人群,也不适合针灸。

  3.针灸禁忌项

  针灸也有较多禁忌项,比如,人体有的部位是在进行针灸时要格外谨慎,像重要脏器,坚决不可深刺,大血管经过之处严禁针刺,皮肤感染、溃疡处也不可落针。若患者是孕妇,针合谷、三阴交、缺盆、腹部、腰骶部腧穴等区域要严禁针刺。若患者是儿童,囟会部位不可落针。病情危重且预后不良患者,必须坚定五夺、五逆禁针原则。除此之外,情绪波动过大,如大怒、大惊的也不宜针灸,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醉酒状态也不可进行针灸。

  4.针灸期间必须注意的各类事项

  4.1针灸前注意事项

  针灸前所需注意事项较多,即患者在饮食方面,必须合理饮食,坚持口味清淡、营养搭配原则,不可暴饮暴食、不可过度饮酒、不可长时间禁食。情绪保持在稳定状态,杜绝频繁情绪波动。穿衣要以防寒保暖达标、宽松舒适为主。提前排空小便,若是女性患者,针灸前尽量不要化妆、刮舌苔,以确保后续针灸治疗能够顺利开展进行。

  4.2针灸期间注意事项

  针灸期间患者也要注意保持舒适体位尽可能不要移动,全程积极配合医师,尽可能防止留针期间出现非必要的活动。医师进行针刺过程,患者也要有意识地仔细体会针感,若发现针下酸、麻、胀、重,也不要惊慌,这属于正常反应,若刺痛感强烈、针感过强、过弱则要尽快告知医师,尽快予以调整。除此之外,针灸期间,一旦发生局部畏风、畏冷、红外线灯过热等现象,也要第一时间告知医师,予以处理。尤其留针时自己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冷汗直冒等征象时,便要考虑是晕针症状,也要尽快告知医师,谨防意外发生。

  4.3针灸后注意事项

  针灸后患者要尽可能保持自己皮肤干净、卫生,谨防针眼感染,针灸3小时内不可洗澡、吹冷风、吹空调,尤其是采取火针、放血疗法的,最好是次日或者第3天再洗澡。少数患者可能会在针灸后出现皮肤青紫、红肿、结节等症状,此时不用惊慌,这属于正常反应,一般一周左右便会自行消失。针灸后患者饮食也要格外注意,不能吃生冷、辛辣类刺激食物,最好以口味清淡、营养搭配食物为主。也不能经常搔抓、摩擦进针区域,防止破损、感染情况出现。

  结语

  总之,针灸治疗虽好,但必须是建立在对症治疗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针灸疗效,同时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师,谨遵医嘱行事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