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您科普平日生活中常见的急救常识
2023-07-12 12:58:02
6596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骨科 周百刚
因为工作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生活当中其实有许多的小危险能够对人们造成伤害,但这些危险因为容易被忽视而往往不会被引起重视,像是走在路上有东西飞进眼中、流鼻血、指甲断掉等,有些人会认为这样的伤痛不足以记挂心中,但小问题也会引发大病,每一个危险都不应当被忽视,对此专家为您科普平日生活中常见的急救常识,帮助您减少困惑。
1.生活中小危险的急救常识有哪些?
1.1流鼻血:流鼻血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而面对这一现象的解救方法是将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5⁓15分钟的时间,直到鼻血止住。
1.2异物进眼睛:如果在生活中有异物进入了眼睛,解救方法是第一时间用力和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排出,如果此方法不奏效,就需要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进行冲洗眼睛,这里需要注意:像是佩戴隐形眼镜的人需要将隐形眼镜摘掉再冲洗。
1.3指甲断掉:关于指甲断掉的解救方法是在指甲断掉时,应当尤其注意细菌感染的问题,在采用应急处理时,首先需要将此手指用纱布和绷带进行包扎固定,再使用冷袋冷敷,然后将伤肢抬高,最后立即去医院。
1.4异物刺进皮肤:当异物刺入皮肤时,首先确认是否已经将异物完整拔出,才能轻轻挤压伤口,将伤口内的瘀血挤出,以此减少伤口感染的概率,其次假设异物外露部分较短,镊子无法夹住时,可以运用消毒过的针挑开伤外的外皮,适当扩大伤口的面积,使得异物尽量外露,最后再使用镊子夹住异物轻轻向外拔出,再将伤口进行第二次消毒利用干净纱布包扎,以预防伤口发炎。
1.5手指被切:像是家中的厨师很容易出现手指被切伤的现象,解救方法是查看出血量,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运用创可贴覆于伤口之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专家并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与止血粉等药物,只需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当先采取止血动作,然后立刻赶往医院。
2.生活中面对伤痛的急救常识有哪些?
2.1扭伤。关于扭伤的解救方法是在扭伤患者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便用冰袋进行冷敷一次,每次冷敷半小时左右。再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在经过24小时之后,可以给患处转换成热敷,以此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加速进行缓解。
2.2烫伤。关于烫伤的解救方法:首先需用冷水对烫伤局部进行降温10分钟,其次拿起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进行覆盖,接着在伤处发生肿胀症状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装饰品,将敷料轻轻固定与包扎,注意不要包扎过紧,最后在伤处对侧系往绷带即可。
2.3烧伤。烧伤的解救方法:确认烧伤处皮肤是否完整,如若完整建议使用冷水冲洗10分钟左右,有助于带走烧伤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害,还可以用松软且潮湿的消毒垫子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如若皮肤已被烧坏,仍旧需要用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被二次伤害,减少可能被感染危险。
3.当遇到中毒时有哪些急救常识?
有关中毒的解救方法:面对患者已经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难的严重情况,应当第一时间呼叫救护车,及时针对性治疗。
3.1酒精中毒。酒精中毒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中毒方式,此类病症的解救方法:面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其继续饮酒的动作;其次可在附近找寻梨、马蹄和西瓜等水果帮助其解酒。
3.2煤气中毒。煤气中毒的解救方法:立即打开门窗,将病人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病人衣扣使得其呼吸通畅,注意保暖防受凉而形成肺炎。
4.心脏骤停怎么办?
心脏骤停的解救方法是让病人背垫一块较硬的板子,同时对患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坐等救护车,而因此错过救治最佳时间。
5.窒息怎么办?
窒息的解救方法:首先要立即叫救护车,其次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