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血脂异常?

2023-07-12 13:01:58

  陕西宝鸡高新医院 朱丽

  一、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患者血糖高。高血糖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功能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其生物作用出现了障碍,或者两种情况共同引起。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对患者的身体组织造成影响,尤其是会影响到患者的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功能,长此以往容易对患者的诸多身体器官造成损害。

  二、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较为常见,是由于人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而引起的,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血脂异常可导致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同时增加肿瘤的风险。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更强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这与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等都是造成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

  三、糖尿病患者相比于其他人群更容易患有血脂异常

  与其他人群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酶活性相对低下,主要原因在于脂蛋白脂酶活性不仅与基因表达有关,还受胰岛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低,或伴随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减弱,使得脂蛋白脂酶的活动性也相应降低,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水解甘油三酯的能力水平降低,一些富含甘油三酯的颗粒水解速度放缓,造成高密度脂蛋白离子生成数量降低。脂蛋白酶还可以促进脂蛋白颗粒的摄取,并且可以作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与其他几种低密度脂蛋白的配体,在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的情况下,这几种作用也会受到影响。胆固醇脂转移蛋白活性受甘油三酯的调控,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则胆固醇脂转移蛋白活性也相应升高,就会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向高密度脂蛋白传递的甘油三酯增多,在肝酯酶的作用下,高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大量水解,会形成小且密的高密度脂蛋白。此种脂蛋白在肾脏中的清除速度加快,导致高密度脂蛋白数量降低。同时,极低密度脂蛋白向外传递的甘油三酯增多,容易形成大量小且密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因此,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特点是血清TG、LDL-C水平升高、 HDL-C水平降低。糖尿病这种疾病与日常生活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常有人说糖尿病与饮食有关,血脂升高通常也与过度摄入高脂肪的饮食有密切的关联,脂肪的摄入量超过了肝脏的正常代谢能力,以及运动量不足日常喜静不喜动的生活方式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是糖尿病患者都合并有血脂异常的情况,高糖状态下会使肝脏的负担加大,肝糖储备相对降低也是造成血脂升高的主要因素。此外,腹部脂肪也被称为油腻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也会造成血糖升高,因此血糖代谢异常会影响到血脂。只有及时有效地控制好血糖,才能有效地控制住血脂代谢。

  四、糖尿病最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血脂异常是非常危险的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调脂目标,首要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一般控制目标< 2.6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若甘油三酯(TG)>5.7mmol/L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应先用贝特类药物,以减少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础,在服用他汀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日后生活习惯,实现对血脂的全面控制。

  1.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事物,如粗粮、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2.吸烟对健康有极大的威胁,糖尿病患者要戒烟。饮酒要适量,每天饮用低度白酒不超过半两,或红酒1杯,或啤酒一瓶。

  3.保持适当运动,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时长30分钟⁓1小时。

  4.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度兴奋、情绪紧张等都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要保持乐观、积极、愉悦的身心,避免过度紧张。

  在接受治疗后,要在4周后监测血脂,如果达到标准就要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然后再经过4周的治疗后进行复查。如果患者的血脂控制得较好,建议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血脂,定期复查能够对治疗效果做出有效的评估,遵循医嘱能够达到理想的调脂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