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现状与困惑
2023-07-13 10:41:18
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张万忠
众所周知,原发性肝癌有着起病隐匿、治疗难度大以及预后质量不佳等特征,临床中对这一疾病的诊疗方法进行了不断研究和探索。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原发性肝癌中期和部分晚期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这一治疗方式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综合介入治疗中仍存在治疗后复发、转移等问题。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论述,与大家共同探究关于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困惑。1.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即肝脏内源性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其大多来源于肝实质细胞,可以单发或多发,又称瘤灶。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病毒性肝炎感染(Hepatitis B或Hepatitis C)、长期饮酒、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脏疾病、肝衰竭及大量肝门静脉血栓等。原发性肝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胸闷、腹胀、腹泻等,发现时常常已经进展到晚期,所以建议高危人群进行常规体检。针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术、栓塞治疗等。
2.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现状
目前,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气体冷冻消融和局部化学治疗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重要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在肝动脉中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子对肿瘤进行局部栓塞。肝动脉化疗栓塞在缓解肝癌的疼痛和控制肿瘤进展方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已经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之一。
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气体冷冻消融是局部消融疗法,通过高温或低温作用于肿瘤的组织,破坏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些技术简单、易行、低副作用,并且疗效显著,已经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局部化学治疗是指通过导管或者经皮穿刺等方式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区域,起到局部化疗的效果。这种介入治疗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肝癌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现阶段,介入治疗在不断发展,通过应用新技术使得介入治疗更加有效和安全。因此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面,介入治疗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3.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困惑
虽然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治疗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首先,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对于极度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选择是否进行介入治疗时需要权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决定。
其次,介入治疗并不能根治肝癌,只是通过控制肿瘤的生长和疼痛的控制来缓解患者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患者的常规随访和检查,确定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患者疼痛等,这些副作用也需要得到及时的处理和管理。
针对这些困惑,需要在严格遵守治疗准则和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同时,还需要加强患者的宣教和教育,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治疗的意义、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可能的并发症等,共同制订治疗计划并落实治疗方案。
4.关于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介入治疗成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一个研究热点。综合介入治疗是指将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性治疗方案,该方案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包括肝内动脉化疗栓塞、经皮肝穿刺治疗、射频消融等。但是在介入治疗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肝功能损害、患者疼痛等副作用,同时该治疗方式仍存在预后质量不佳、转移等问题,对患者后续康复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医疗发展中,我们应针对这一治疗方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持续探究创新,不断减少治疗副作用,以实现患者生命与生存质量的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梨状肌综合征,超声见分晓 下一篇:脑卒中康复需要注意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