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要怎样护理
2023-08-28 15:40:25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 王茜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 王茜
在临床过程中,作为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往往会对患者肺部功能造成极大影响。在该病急性加重期期间,患者呼吸功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一点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一系列症状,继而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在此时,积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帮助其有效控制临床症状,这一点对于患者健康的改善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一、慢阻肺及其危害
慢阻肺是临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其对于患者肺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大。在临床过程中,该病可导致患者呼吸气流出现持续受限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合理控制,则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可逐渐增加,继而对其心肺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与危害。从致病因素的角度分析,大气污染、吸烟、职业吸入粉尘和化学气体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病率的提升。对于患者而言,该病最为主要的症状为呼吸气流持续受限、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在急性加重期阶段,患者呼吸受限症状可明显加深,这一点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护理措施
(一)做好患者用药指导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药物的合理发放并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这一点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确保患者病情得到充分控制,其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减轻与肺部功能的优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保障患者气道通畅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间,为了避免患者呼吸受限问题的进一步加剧,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气道情况进行关注,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引导。一方面,其应引导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从而有效确保气道通畅性。另一方面,其应注意做好对于患者呼吸道情况的观察,引导患者进行定期排痰,在此期间,其可以协助患者翻身,通过叩背的方式促进排痰。若患者痰液较为黏稠,可以首先进行气道湿化处理再进行排痰,若痰液排出较为困难,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吸痰器辅助排痰。
(三)开展肺部功能训练
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医护人员应积极引导患者进行肺部功能训练。这一点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与缓解,能为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奠定坚实基础。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引导其进行深呼吸与腹式呼吸训练,其对于患者呼吸肌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四)营造良好休养环境
为了促进患者病情的合理改善,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阶段,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对于病房环境的合理营造与构建,从而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而舒适的休养氛围。在具体做法方面,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对于病房内温湿度和光照条件的科学调节,同时确保病房内的安静,进而有效促进患者舒适感的提升。
(五)落实患者心理疏导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阶段,由于受到临床症状的影响,部分患者往往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紧张和焦虑等负性情绪,这一点对于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在此阶段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帮助其实现对负性心理的科学疏导,引导患者实现对紧张状态的调整与改善。实践表明,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恢复至关重要。
(六)优化患者营养供应
在营养方面,建议患者及时做好对饮食结构的科学调整,确保自身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新鲜水果蔬菜的合理使用与科学搭配。与此同时,患者要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食材的摄入量,从而促进活动耐力的增强,以便促进呼吸肌疲劳问题的合理改善。与此同时,在急性加重期期间,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食材,以免对呼吸功能造成额外负担。
总的来看,为了进一步促进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的充分控制,护理人员应从多个视角出发对患者护理方法和要点进行总结与梳理,从而有效推动护理工作的持续优化与充分改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上述工作的合理落实,其有助于帮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并为患者整体健康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幼儿发育迟滞?——试试传统的中医疗法 下一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如何控制水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