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腹泻,您了解多少?
2023-10-08 08:29:33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张恒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张恒
儿童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学校等集体生活环境中,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感染性腹泻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包括病毒和细菌等。正确了解儿童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儿童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及相关治疗的要点,帮助家长和医务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常见病原微生物
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志贺菌、非伤寒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和大肠埃希菌等。这些微生物在引起腹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在这些病原微生物中,病毒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原因。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儿童腹泻的主要病毒类型,常表现为水样便,并且多数情况下具有自限性,即自身能够逐渐恢复。与病毒不同,志贺菌、非伤寒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和大肠埃希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这些菌类引起的腹泻通常属于侵袭性细菌感染,其症状相对更为严重。当这些菌进入肠道并繁殖时,它们会释放出毒素,损害肠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水分吸收的障碍。因此,与病毒引起的腹泻相比,这些细菌感染常常伴随着更明显的症状,如腹痛、发热和脓血便等。此外,对于儿童感染性腹泻而言,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微生物通常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尤其在不洁食物或水源的情况下更容易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对于预防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至关重要。
病原微生物的临床特点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具有各自的特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产毒性大肠埃细菌通常引起水样便,这些感染往往在一定时间内自行缓解,表现出自限性。对于这种类型的腹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来治疗。然而,当腹泻伴有黏液脓血便时,很可能是由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此时就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了。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类型的腹泻症状。因此,在治疗腹泻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我们需要对症施治,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此外,注意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加强个人卫生,以及定期洗手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腹泻的发生。
抗感染治疗的原则
对于水样便腹泻,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对于黏液脓血便腹泻,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细菌感染的发展过程
了解细菌感染的发展过程有助于理解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性。一些细菌可以通过鞭毛或菌毛与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定植和繁殖于肠黏膜表面。另一些细菌则进一步侵入肠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并向邻近上皮细胞扩散,造成肠上皮细胞死亡。还有一些细菌能够穿透肠上皮细胞,侵入血液,引起严重的感染。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抗感染治疗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儿童腹泻的常见细菌之一。它可以分为产肠毒素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两种类型。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并且具有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在治疗儿童腹泻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增加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药物过敏等问题。因此,在确定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进行选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结束语
儿童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正确了解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对于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对于水样便腹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而黏液脓血便则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性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关键。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儿童腹泻,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症知多少 下一篇:麻药反应呕吐,要如何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