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外伤出血的正确处理方式

2023-10-30 10:06:46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黎丽娇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黎丽娇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因为意外而外伤出血的现象,比如身体受到碰撞、割伤,或者其他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血液流失,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快速控制出血并有效预防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对外伤出血的正确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外伤出血正确处理的意义
       正确处理外伤出血能够及时控制出血、减少人体血容量损失,防止各类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并发症出现。无论外伤出血程度轻重,正确的处理方式都极为必要,轻度外伤出血处理不到位,可能引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较严重的外伤出血,处理不及时、不正确,患者便会面临失血过多,出现生命危险。
       2.外伤出血正确处理的方式
       2.1科学评估伤势
       处理外伤出血前,必须科学评估伤势,明确出血严重程度,比如出血量小、伤势较轻,便可采取伤口消毒、纱布包扎等简单处理措施,若出血量较大,便要采取紧急的止血方法,并迅速寻求专业医生施救。
       2.2做好保护措施
       外伤出血发生时,在处理外伤出血之前,受伤者若有意识必须先做好自我安全保护措施,比如尽可能保持舒适体位,区域环境危险源较多的可尝试移动到安全区域,或尽量寻求一些保护性手套或防护工具。
       2.3止血
       (1)外伤出血的首要处理原则,即止血,可借助干净纱布或者无菌绷带,直接将之按压于伤口部位,不要放开,确保局部压力充足,直至出血停止。及时血液渗透纱布或绷带,也不可移除,而是要尽快增加新纱布、绷带,继续保持按压状态。
       (2)若受伤者为四肢外伤出血,则要尽可能将自己的上肢抬高到胸部水平或以上部位,防止血液进入受伤区域压力,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3)某些外伤出血情况下,可采取压迫压点来止血,比如压迫大动脉上的主动脉,来控制出血。在处理外伤出血5⁓10分钟,要及时观察受伤者伤情,若出血仍然持续或者重新开始出血,便要调整处理方案,比如增加压迫力,或将压迫点移动至其他部位等。
       2.4搜索并处理其他伤情
       很多因意外导致外伤出血患者,可能外伤出血也只是其伤情的一部分,所以在止血过程,也要注意搜索其他可能存在的伤害,比如有无骨折、刺伤、挤压伤等,并在止血过程对这些伤势也要采取专业救治措施。
       2.5寻求专业医生
       对于严重的外伤出血,比如患者简单处理、常规止血手段难以起效,患者已经丧失意识,便要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拨打120,或前往紧急医疗服务中心,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施救。
       2.6谨防感染
       出血伤口,无论程度轻重,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感染,所以实际处理期间,必须保障双手及处理伤口所用工具干净,清洁伤口、覆盖伤口时避免细菌感染的情况发生。
       2.7其他止血方式
       (1)外伤出血的正确处理方式即评估伤势后、做好保护措施,然后尽快止血。而除了上述比较常见止血方式外,还有一些其他止血方式,比如严重出血时,可借助止血剂来进行控制血液流失,止血剂主要是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块的一类制剂,如纤维蛋白胶、明胶海绵等,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2)电凝止血属于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止血技术,也适用于严重出血患者,主要是通过应用高频电流加热伤口周围组织,使之血管收缩形成血块,以起到止血效果,但该止血方法需要医务人员全程操作。
       (3)严重出血患者,血容量丧失较快,必须及时补液、输血,这个过程中,液体补充往往可借助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实现,输血则要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医生建议,为患者体内输送红细胞、血浆等使之血容量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这些方法都适用于外伤出血程度较重的患者,但一般而言,若遇到止血困难、血量大量丧失等现象,最正确的处理方式便是按压住出血部位,并迅速寻求专业医生进行救治。
       结语
       总之,外伤出血的正确处理方式便是围绕控制患者出血、减少血容量损失、预防其并发症来展开,生活中我们遇到外伤出血时,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应对,正确处理,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才能早日脱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