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血压认识和防治误区
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人民医院 郭晓曦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会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目前,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与防治等方面存在较多误区,使血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疾病控制率低下。本文主要对高血压常见认识和防治误区进行概述,以帮助患者认识并走出误区,促进病情的改善。
1 人老血压自然高
多项研究表明,年龄越大,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越高。但成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统一的,即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140 mmHg。虽然老年人高血压发生风险、患病比例均高于年轻人,但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与生活压力的增强,高血压开始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因此,不论属于哪个年龄段,都应该重视血压的监测。
2 血压降低就可以了
部分高血压患者一味追求降压,认为用药后血压水平下降就可以了,但盲目降压是不可取的,短时间内的迅速降压还有可能会损伤人体。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应该在3-5d内使血压降至正常值;患有糖尿病或肾脏功能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还需略低于正常值。
3 跟着自我感觉走
部分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常会忘记自己身患疾病,进而未能按时用药;也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在用药后疾病症状得到缓解,认为自己的疾病已经出现好转,从而不按医嘱用药。这些不按医嘱用药、遵循自我感觉用药的做法极其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同时血压的忽高忽低还会加重高血压对患者自身的危害。此外,高血压部分症状的发生与血压高低无关,如头晕或头部麻木等,这些症状不论是血压过高还是血压过低,都有可能出现。因此,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坚决不能跟着感觉用药。
4 害怕药物副作用
许多患者在用药前,会仔细阅读说明书,对于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尤其恐惧,从而不断更换药物或擅自停药,造成血压水平的起起落落。市面上绝大多数降压药均具有一定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只在少数人身上出现,且大都能够预测,即使出现了这些副作用,也能够通过停药或采取其他治疗来控制、消除,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大影响。只要降压药的使用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就不需要换药,也不用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5 贵药更有效
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贵药就是好药,贵药的效果也更好,尤其是生活条件较好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就诊时,希望临床医师给他们开好药,或致力于寻求医院之外的好药。但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6大类抗高血压一线药物中,每一类药物各有优势,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够在降压的同时保护自身生理功能,一味地追求好药除了会加重自身压力外,还有可能会使自己上当受骗。
6 自己买药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用药,才能够确保降压效果与安全性,且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变化,医生都会作出相应指导。但有一些患者热衷于自己买药,别人说什么药有效果就买什么,往往会耽误疾病的诊治时机。此外,高血压的治疗中,除了要控制血压水平,还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动态了解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状态,使高血压的治疗更加合理,而这些只能在医生的帮助下完成。
7 耐心不足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但却无法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接受治疗。部分患者希望用药后高血压能够立即下降至理想值,这个想法是完全不对的,同时也是难以实现的。在高血压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变化来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调整与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部分患者在用药后看到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后,会对自己的治疗方案产生怀疑,在治疗过程中失去耐心与信心,甚至直接停止治疗。治疗的贸然暂停除了会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外,还会进一步加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
只要高血压患者能够早日走出人老血压自然高、血压降低就可以了、跟着自我感觉走、害怕药物副作用、贵药更有效、自己买药以及耐心不足等几个误区,相信血压的控制一定尽在掌握之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