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如何预防双下肢水肿
2023-12-20 16:16:05 李景会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景会
近年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如何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是临床中重点研究的课题。其中心衰是指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现象,而出现心衰的患者可能会产生双下肢水肿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体内水钠潴留而导致的,若不能及时处理和干预,产生的危害极大。以下我们就围绕心衰患者如何预防双下肢水肿进行论述,向大家科普相关的知识。心衰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双下肢水肿?
心衰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的原因主要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所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在心衰发生时,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这会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减慢和堆积在周围组织,特别是在下肢,由于重力的作用静脉血液更容易堆积。同时,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中的静水压增加,使得血管壁的压力增大,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液体和盐分从血管内渗出到周围组织,形成水肿。也就是说,由于重力的作用双下肢是最容易受到液体积聚的部位,因此水肿在双下肢表现最为明显,除了双下肢水肿心衰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部位的水肿,如腹水肿或肺水肿。
双下肢水肿会对心衰患者产生哪些影响?
1.运动耐力降低
双下肢水肿会增加身体负荷,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和运动时会感到疲倦和气短,运动耐力明显下降。
2.增加心脏负荷
水肿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导致心肌负担加重。即心脏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泵血,容易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加重心衰症状。
3.加重呼吸困难
双下肢水肿会扩张静脉,增加静脉回流阻力,进而增加肺循环的负荷,这会导致肺部充血和液体滞留,加重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感。
4.加重血栓风险
双下肢水肿意味着身体液体潴留,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心衰患者本身就存在较高的血栓风险,双下肢水肿会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5.不良生活质量
双下肢水肿会导致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等不适感,从而影响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困扰和焦虑。
心衰患者如何预防双下肢水肿?
结合上述观点分析发现,及时管理和减轻双下肢水肿对于心衰患者非常重要,因此护理中要密切关注水肿的变化,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心衰患者预防双下肢水肿的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液体摄入量
心衰患者应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特别是盐水的摄入。过多的液体摄入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水肿加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液体摄入量。
2.控制盐的摄入
过多的盐摄入也会导致体液潴留,心衰患者应该限制盐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肉、咸鱼、腌制品等。
3.佩戴弹力袜
心衰患者可以佩戴专门设计的弹力袜,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症状。弹力袜有不同压力等级,适合不同程度的水肿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压力级别和尺寸。
4.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症状,心衰患者可以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运动前应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5.提高脚部位置
心衰患者可以使用枕头或支架将脚部抬高,有助于减轻下肢水肿,尤其在休息或睡觉时可以将脚部抬高至心脏水平或以上,帮助减少水肿。
6.定期按摩
轻柔的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和血液的循环,减轻下肢水肿,因此患者家属应注意定期按摩,以促进下肢循环。
7.合理控制药物治疗
心衰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特别是利尿剂和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帮助减轻水肿症状。但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机,以免出现过度利尿或低血压等副作用。早期出现水肿现象可以采用利尿剂改善,若是早期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发展至晚期时水肿现象会比较严重,此时需要利尿药物、强心药物及扩血管药物共同治疗,以减轻症状。
总之,心衰患者预防双下肢水肿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预防方案,且患者及家属应遵循医嘱科学管理,以控制和预防双下肢水肿现象产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胆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如何护理 下一篇:慢阻肺、哮喘,请查收这份“诊疗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