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春旭
食品安全检测是确保食品质量和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涉及到对食品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保食品不受污染、符合安全标准。以下是做好食品安全检测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采集食品样本:
选择采样地点和时机:根据风险评估选择采样地点,考虑到不同批次、来源和生产阶段的食品。确保在代表性的时间点进行采样,以获取全面且准确的数据。
准备采样工具:使用适当的采样工具,如消毒过的容器、勺子、袋子、消毒纸巾和手套。不同食品可能需要不同的采样器具,保持器具的干净和消毒是关键。
采样位置和技巧:对不同类型的食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比如,液态食品可以用容器直接采样,固态食品则需在不同位置取样。确保采样时手法正确,避免人为污染。
清洁和消毒:采样结束后,清洗和消毒采样工具,避免残留的污染物影响下一次采样。保持工具的干净和消毒是持续采样工作的基础。通过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正确采样和储存样本,可以确保食品样本的全面性和代表性,从而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
样本处理
对食品样本进行适当处理是确保分析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处理过程涉及到样本的制备、提取或稀释,具体操作依赖于所需检测的目标物质和检测方法。
样本制备:样本制备是样本处理的基本环节。这包括样品的取样、样品的选择和样品的准备。确保在取样和处理过程中使用干净、无污染的工具和容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样品提取:样品提取是将待测物质从食品样本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不同的检测目标可能需要不同的提取方法。例如,液体食品可能需要简单的提取过程,而固体食品可能需要经过样品研磨、均质或溶解等步骤。
稀释处理:样品有时需要进行稀释,以使其浓度适合于分析测试。稀释的目的是将样品浓度调整到能够被仪器或测试方法所识别或检测的合适水平。
保持标准化: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条件,确保处理过程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温度、时间、pH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样品的稳定性和检测结果。
质量控制:在样品处理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使用质控样品、方法空白样品、实验室对照样品等。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确保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根据所需检测的特定物质或参数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了解检测需求:首先,准确了解需要检测的目标物质或参数,例如,可能需要检测微生物、化学污染物、重金属、添加剂或其他特定成分。
评估可用方法:根据所需检测的物质或参数,评估可用的分析方法。这可能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光谱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食品样本的性质和目标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例如,对于微生物污染,可能需要进行培养基增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PCR或基因测序等;对于化学污染物,可能需要使用色谱、质谱或光谱等分析技术。
考虑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和可靠性。选择方法时,需考虑其能否在所需的检测范围内提供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记录和报告:
样品接收及记录:检测人员应在样品接收时注意样品是否有破损、外观是否正常,首先应记录样品的来源、品种、数量及外观特征等信息。
检测标准的确认:检测人员需要确认检测该食品时的检测标准,以便明确检测项目和检测限值。在记录检测标准时,需要记录标准的名称、检测方法等信息。
检测操作记录: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前,需要记录检测人员姓名、检测时间以及检测设备的编号。在检测操作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的过程、方法、结果以及注意事项。同时检测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记录的清晰、完整、准确,避免任何误差。
质控记录: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质控样品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检测人员需要记录质控样品的加入量、加入时间、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以检查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持久化存储和保管:将记录的文件或报告进行持久化存储,确保文件的安全可靠。存档这些记录对于检测结果的追溯和解释至关重要。
准确记录和报告可以为后续的检测分析和结果解释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也有助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