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术后,家长照看患儿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文静
1.小儿麻醉定义
小儿麻醉是指对儿童进行的麻醉过程。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成人不同,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小儿麻醉时,医生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以及手术类型等因素,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手术或医疗操作。
2. 小儿麻醉术后,家长照看的注意事项
(1)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呼吸: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正常情况下,婴儿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30⁓60 次,幼儿为每分钟 20⁓30 次,学龄前儿童为每分钟 20⁓25 次。
检查心率:轻轻地触摸孩子的手腕或颈动脉,以检测心率。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率范围视年龄而定,通常在每分钟 70⁓150 次之间。
体温测量:使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可以使用数字口腔体温计、额温枪或腋窝温度计,正常儿童的体温范围在 36.5⁓37.5 摄氏度之间。
观察皮肤颜色和状态:注意观察孩子的皮肤颜色是否正常,以及有无异常的苍白、发红或发紫等情况,同时观察皮肤是否湿润或出汗。
注意孩子的表情和行为:观察孩子的表情和行为,如是否哭闹、抱怨疼痛或不适,异常的表情和行为可能提示孩子不舒服或有不适。
记录观察结果: 家长可以将观察到的生命体征记录下来,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等,以便及时向医生汇报。
(2)疼痛管理
按时给药: 家长应按照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处方,准确掌握给药的时间和剂量。确保孩子按时服用止痛药,并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或给药时间。
使用合适的止痛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孩子的止痛药物。常用的止痛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具体的药物选择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病情而定。
非药物疼痛缓解:除了药物治疗外,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方法来缓解孩子的疼痛,如冷敷、温热敷、按摩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舒缓肌肉紧张和炎症,减轻疼痛感。
提供舒适的环境:创建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助于孩子放松身心,从而减轻疼痛感,确保孩子的床铺舒适,并提供柔软的枕头和被子。
注意孩子的反应: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表情和行为,以及是否抱怨疼痛或不适。如果孩子出现疼痛或不适的症状,及时给予止痛药并向医生报告。
与医生沟通:如果孩子的疼痛无法缓解或持续加重,家长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专业建议。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3)饮食和液体摄入
逐渐恢复饮食:在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内,建议先给予孩子清淡的液体饮食,如水、果汁、果冻或清汤等。随着孩子的康复,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米粥、稀饭、软糕饼等,最终再过渡到正常的固体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在康复期间,避免给孩子提供刺激性或油腻的食物,如辣味食物、炸食等,以免刺激胃肠道,导致不适或恶心。
提供易消化食物:给予孩子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水果、蒸蔬菜等,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和康复。
注意液体摄入量:确保孩子充足的液体摄入,以维持水平衡。除了饮用水外,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清淡的果汁、椰汁水、清汤等,但避免含咖啡因的饮料。
分次进食:将孩子的饮食分成多次小分量进食,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恶心。
观察孩子的反应: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在进食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进食并向医生报告。
遵循医生的建议:家长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来管理孩子的饮食,包括饮食种类、饮食量以及进食频率等方面。
(4)活动和休息
避免孩子进行剧烈活动,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促进康复和恢复。
给予孩子足够的情绪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缓解手术带来的恐惧和焦虑。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保持镇定和乐观,与孩子共同度过康复期。
(5)复诊和随访
按照医生的安排,及时带孩子进行复诊,以确保康复进程顺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随时向医生寻求帮助或专业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