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中医对肾病常见症状的认识与治疗

2024-08-12 15:14:54 常德军创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 吴艳光

常德军创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  吴艳光

  中医理论中,肾被誉为“先天之本”,不仅掌管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还深远地影响着水液代谢、骨骼强健、骨骼造血和呼吸纳气等多方面的生理活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医以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将详细科普肾病临床常见的症状,中医治疗肾病的方法。

  1.肾病常见的症状表现

  1.1水肿

  水肿是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体内水分排泄受阻,导致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水肿。水肿最初可能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疏松组织处,随着病情加重,可逐渐蔓延至全身,特别是下肢、脚踝等部位。

  1.2尿液异常

  尿液是肾脏功能的重要反映。肾病患者常会出现尿液异常,包括尿量改变、尿液颜色变化、尿中泡沫增多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异常提示肾脏在滤过、浓缩或排泄尿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1.3腰痛

  腰部是肾脏的所在位置,肾病患者常有腰痛的症状,疼痛可能表现为钝痛、酸痛或绞痛,疼痛程度不一,且可能随病情波动。腰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肾脏本身的病变、肾周组织的炎症或肾血管疾病等有关。

  1.4全身症状

  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例如乏力、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可能和肾病导致的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另外,长期肾病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1.5胃肠道反应

  肾脏和胃肠道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肾病患者可能因毒素在体内积聚、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等原因而出现胃肠道反应,例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不仅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吸收功能。

  2.中医治疗肾病的方法

  2.1中药汤剂内服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肾病的核心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中药药剂由多味中药组成,通过配伍原则,达到清热利湿、温阳化水、活血化瘀、补益肾气等多种治疗效果。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以调节机体内环境,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2.2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是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经过提取、浓缩、制粒等现代制药工艺制成的方便服用的药物。中成药既保留中药的原有疗效,同时具有服用方便、易于保存等优点,在肾病治疗中,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肾炎康复片等,针对不同的证型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

  2.3针灸疗法

  针灸是一种中医的特色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肾病治疗中,针灸疗法可以应用于缓解水肿、减轻腰痛、调节血压等方面,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肾俞、命门、太溪、关元等,具有补肾益气、利水消肿、温阳化气等功效。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2.4中医理疗

  中医理疗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拔罐、刮痧、推拿、艾灸等。理疗方法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对于缓解肾病患者的疼痛、水肿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2.5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肾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和中医辨证结果,选择适宜的食物进行调养,建议肾病患者应限制高盐、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摄入,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同时,可适量增加具有补肾益气、利水消肿作用的食物,例如黑豆、黑芝麻、核桃、山药等。

  2.6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肝脏功能,加重病情,肾病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增强体质,促进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对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通过全面认识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效缓解肾病患者的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