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夜宵居然会诱发心梗?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医院 许才万
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很多人习惯于晚上吃夜宵,这也使得夜宵不仅成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也被当作缓解一天疲劳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相关专业医学文献有研究发现,长期晚上吃夜宵,可能会增加心梗风险。本文将重点对这方面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
1. 晚上吃夜宵的普遍现象
夜宵就是晚饭后或睡前进食的小吃或轻食,晚上吃夜宵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究其根源,这与当代人忙碌的生活节奏、社交文化习惯等有一定关系。比如,很多人因为工作或其他活动,白天无法按时进食,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忙到晚上才有时间补充能量;而在一些地区,夜宵与家人或朋友聚会,甚至夜宵本身就是当地夜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社交活动形式。此外,有些人认为在夜晚享用小吃或特色食物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由此可见,夜宵在生活中扮演了缓解饥饿感、增加社交互动、提升情绪的“角色”,但还需要说明的是,夜宵若选择不当,也会带来诸多健康问题。
2. 晚上吃夜宵与心梗的关联
相关专业医学文献研究发现,晚上吃夜宵会增加心梗(心肌梗死)风险,而心梗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血流中断,通常由血栓形成导致。在夜间,人体的新陈代谢率较低,同时血液凝固水平也会增加,如果频繁在睡前摄取高热量、高脂肪或高糖的食物,特别是长期如此,就会加重血液凝固状态,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使心梗发生率大幅升高。
3. 吃夜宵导致心梗的病理机制
晚上吃夜宵导致心梗的病理机制,晚间进食会扰乱身体的自然代谢节奏,导致血糖、胰岛素水平波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若夜宵是高脂肪、高糖食物,此类食物的摄入又会诱法炎症反应,增加氧化应激,加剧血管内皮损伤与动脉硬化。此外,晚间进食,自身睡眠质量也会难以保障,因为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佳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4. 如何减少健康风险?
为了降低晚上吃夜宵带来的健康风险,特别是要避免诱发心梗,我们必须注意,要有意识地在晚饭后停止食物摄入,给身体充足的消化和代谢时间。若睡前仍感到饥饿,便要在夜宵选择上,选择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和瘦蛋白,避免高热量和高盐食物。在此基础上,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每天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维持心血管健康,远离心梗侵扰。
综上所述,虽然晚上吃夜宵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合理控制摄食时间、选择健康的食物,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梗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唯有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有效降低患心梗的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