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东西嘴巴就鼓包,元凶竟是颗“小石头”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赵红维
有些人或许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吃完饭后,脸部突然变得浮肿,尤其是下巴和脸颊的位置,让人看起来就像是过敏了一样。
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常有着非常值得关注的原因,其中一个常见的病因便是唾液腺导管结石,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导管结石的形成机制
唾液腺导管结石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某些成分,如钙、磷或其他矿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态,逐渐在导管内沉积,形成结石。这些结石可能会有几毫米大小,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达到几厘米大。而形成结石的原因则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脱水、唾液成分的异常,以及饮食习惯等。
症状表现:除了肿胀,还需留意这些
唾液腺导管结石的症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在吃饭后的脸部肿胀。这种肿胀主要就是因为结石阻塞了唾液的正常排出通道,使得唾液积聚在腺体内,导致腺体膨胀。除了外观上的变化,患者还可能会感受到疼痛,尤其是在吃东西时,腺体受到刺激会引发不适。甚至有些患者在饮水或进食酸性食物时,还会感觉到更强烈的不适和疼痛。
治疗方法:从保守治疗到手术处理
当下治疗唾液腺导管结石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还是要依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而定。小的结石可能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通过多喝水、按摩腺体等措施,就可以促使结石自然排出。但若结石较大,就无法自行排出,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处理。近年随着医学技术进步,激光碎石技术被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在唐都医院烧伤整形科,已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采用钬激光进行唾液腺结石碎石手术,患者在全身或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通过口腔内插入专用的内窥镜,将激光纤维导入到腮腺导管内,使用钬激光产生高能量脉冲,将结石碎裂成小颗粒,便于自然排出或通过冲洗清除,在手术完毕后,必要时放置引流装置,促进愈合和唾液分泌。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此外,钬激光能够有效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保障手术安全和效果。
手术后要多饮水,以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冲洗口腔淤积的细菌和残余碎石,多食用水果(如柠檬、橙子)和蔬菜,这些食物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促进恢复。
在恢复初期,应避免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和其他刺激性食物,以免引发唾液腺的不适与肿胀。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增加进餐频率(如果量减少),可刺激唾液分泌,帮助腺体功能恢复。术后应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漱口,避免感染发生。
综上,唾液腺导管结石虽然看似是小病,但却可能给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而理解其形成机制和症状表现,便非常有助于提高大家的警惕性,从而更早地采取措施,处理相关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