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急腹症之肠梗阻处置措施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中心/急诊外科 林劲权
肠梗阻是在急诊科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简单解释来说,就是肠内容物不能够正常流动,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就是肠子被“堵”住了。肠梗阻不仅会导致患者肠管本身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改变,使患者出现剧烈的腹部疼痛等症状,还有可能引发患者全身性的生理紊乱,严重时很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肠梗阻来说,一定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才能够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肠梗阻的处置措施吧!
什么是肠梗阻?
肠梗阻,顾名思义就是指肠道中的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道导致肠道阻塞。其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通常可以按照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根据发生部位分为高位肠梗阻和低位肠梗阻。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第一,腹痛。一般肠梗阻的腹痛属于阵发性的绞痛性质。如果出现了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以致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很有可能是较窄性肠梗阻的表现,需要及时诊治。
第二,腹胀。在发生腹痛之后,就会出现腹胀感,其程度与梗阻的部位有关。如果属于高位肠梗阻,则患者的腹胀症状通常不明显,如果属于低位肠梗阻或者麻痹性肠梗阻,则腹胀更为显著。
第三,呕吐。这属于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症状,尤其是高位肠梗阻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会较早,并且更为频繁,呕吐物主要就是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的内容物。低位肠梗阻的呕吐症状可能出现较晚。麻痹性肠梗阻的呕吐多呈溢出性。
第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在肠梗阻初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积存的气体和粪便刚开始仍可排出体外,但是排完之后就会出现无法排气排便的症状。
肠梗阻的急救指南
面对肠梗阻这一急腹症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应当在发现肠梗阻症状时立即采取以下基本的急救措施:
第一,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腹部压力,以免加重病情;第二,为了防止进一步的内容物进入肠梗阻部位,应当禁食禁水,减轻肠道负担;第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肠腔内的压力;第四,应当进行体位调整,尝试采用侧卧位,这样有助于缓解腹部疼痛和减轻肠道压力;第五,即便是采取了相应的急救措施,也应当立即前往医院就医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通过专业的评估和治疗来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肠梗阻如何治疗?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手段主要适应的是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或者蛔虫或粪便堵塞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和肠结核等炎症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等,以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为主要目的。
第一,禁食禁水,进行肠胃减压。一般可以通过静脉血管给患者注射药物和液体,进行营养支持。或者通过鼻子和胃部插入一根细管,也就是鼻胃管帮助患者排出液体和气体来缓解肠胃道高压症状。
第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一般需要通过输液来进行纠正输液的量和种类则应根据患者的脱水情况、尿量,结合血液浓度、血清电解质值以及血气分析结果而决定。
第三,在解除肠梗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止感染。针对肠道细菌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减少毒素的产生。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较窄型肠梗阻、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经一般治疗无效的肠梗阻患者。其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除梗阻,让肠道恢复通畅。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粘连松懈术、切肠取出异物、肠切除吻合术、肠扭转复位术、短路手术以及肠造口术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肠造口术或者肠外置术是当病人的情况极其严重或者局部病变所限,不能够耐受进行复杂手术时,可以利用这种手术方法来解除梗阻。
总而言之,肠梗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急腹症,我们对此要时刻保持警惕,了解肠梗阻的症状表现和急救措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最后,让我们共同守护肠道健康,远离肠梗阻的困扰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