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毛发多”惹的祸
陕西省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胃肠外科 张如靖
近年来,不少年轻人总是出现骶尾部皮肤反复肿痛,流脓,伴有小孔出现且内里还有毛发,这成了他们的一大困扰,最终诊断为藏毛窦,这到底是什么病呢?又跟毛发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藏毛窦?
藏毛窦是人体毛囊在皮肤的褶皱区域出现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骶尾部。好发于20~30岁青年男性,由于体胖、久坐等使骶尾部摩擦,臀中裂之间的毛发刺入局部皮肤,臀间裂有负吸引作用,可使脱落的毛发向皮下穿透,穿入皮肤,形成短管道。短管道进一步皮化,产生吸力,使毛发聚集于皮下脂肪内,于是皮下异物形成。一旦局部感染发病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有脓汁溢出并形成骶尾部窦道,深度直达骶尾骨并和骶尾骨粘连,分界不清,长度可达3~10厘米,内含大量毛囊毛发及坏死组织。部分患者的窦道与肛管相通,经久不愈,持续流脓,长期炎症刺激可使病情愈发复杂。
藏毛窦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先天性:它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儿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含物。
后天性: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局部脱落的毛发通过扩张的毛囊进入皮下组织,引起异物反应,最终导致脓肿或形成慢性窦道。
藏毛窦有哪些表现呢?
疼痛:骶尾部局部疼痛,尤其在坐下或站起时加剧。
红肿和发热:局部皮肤出现红肿,并伴有发热,表明存在感染。
化脓:感染严重时,囊肿内形成脓液,可能自行破溃或需要外科引流。部分患者反复发作,会形成慢性窦道,表现为脓肿破溃后有脓液流出。
瘙痒和不适:轻微病例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瘙痒和不适感。
得了藏毛窦,该如何治疗呢?
急性期脓肿——切开引流。
对首发的急性藏毛窦脓肿行单纯的切开引流后总的成功率约为60%,其余患者则需进行二次手术可痊愈;出现多发性小凹或侧方窦道与高复发率相关。
病灶切除引流术:优点:术区创面引流通畅,不易继发感染。缺点:术后痛苦大、创面大、瘢痕大,术区不耐磨,恢复时间长,且术后存在不适感。这种手术方式一般适用于患病时间长,病变范围大,伴窦道感染的患者。
如何预防藏毛窦?
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清洁身体、洗澡、更换干净衣物和床上用品等,避免细菌和污垢聚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
确保毛发通畅:避免穿紧身衣物,同时注意定期修剪毛发保持通畅。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和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适当锻炼: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同时要避免过度肥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