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肩周炎、腰肌劳损总不好,试试针刀治疗的三大优势

2025-07-11 09:49:57 百色市平果市人民医院 杨金艳

  肩膀疼得抬不起来,连梳头发、穿衣都成难事;腰像被重物压着,稍微弯腰就酸痛难忍……肩周炎和腰肌劳损,如同两大“顽固分子”,折磨着无数人。贴膏药、按摩、吃药,试了各种方法,疼痛却反复发作。其实,针刀治疗或许能成为摆脱病痛的“破局之法”,它凭借三大独特优势,为饱受困扰的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肩周炎、腰肌劳损:反复发作的“罪魁祸首”

  肩周炎,俗称“五十肩”“冻结肩”,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夜间疼痛加剧,随着病情发展,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甚至梳头、摸背等简单动作都难以完成。从西医角度看,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粘连,导致疼痛和活动障碍;中医则认为,其发病与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致使肩部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密切相关。

  腰肌劳损同样让人苦不堪言,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体力劳动者。患者常感腰部隐痛、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病程缠绵。西医认为,长期腰部肌肉慢性损伤,使肌肉、筋膜等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粘连和纤维化;中医观点中,多因腰部过度劳累,损伤气血,或外感寒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发疼痛。

  优势一:精准定位,直击病灶

  传统治疗方法如按摩、药物治疗,往往是“广撒网”式缓解症状,难以从根源解决问题。而针刀治疗则像“精准导航仪”,凭借医生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能精准定位到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周围粘连、挛缩的肌肉、肌腱、滑囊等组织,以及腰肌劳损患者腰部病变的肌肉、筋膜。

  在治疗肩周炎时,医生将针刀刺入粘连部位,通过提插、切割、剥离等操作,如同“剪刀”般剪断粘连组织,瞬间解除对周围神经的压迫,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对于腰肌劳损,针刀可以精准作用于腰部紧张、挛缩的肌肉和筋膜,松解粘连,减轻肌肉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根本上消除引发疼痛的病因。这种精准治疗,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优势二:微创治疗,恢复迅速

  相比传统开放性手术,针刀治疗的微创特性是一大突出优势。其创口仅有1-2毫米,相当于一根针的粗细,术后几乎不留瘢痕。如此微小的创口,意味着对人体组织的损伤极小,术中出血少,感染风险也大大降低。

  以肩周炎患者为例,接受针刀治疗后,当天即可回家,无需长时间住院。术后24小时内适当休息,之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如钟摆运动、爬墙运动等,就能逐步恢复肩关节活动能力。腰肌劳损患者在针刀治疗后,腰部不适感也会快速减轻,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大大减少了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而且,由于恢复快,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也大幅降低。

  优势三:标本兼治,减少复发

  许多人在接受传统治疗后,肩周炎、腰肌劳损容易反复发作,这是因为以往的治疗多侧重于缓解疼痛症状,而未改善导致疾病发生的内在病理状态。针刀治疗不仅能快速止痛,还能从根本上调整身体机能,实现标本兼治。

  在治疗肩周炎时,针刀松解粘连组织后,配合中医的经络理论,刺激相关穴位,如肩髃穴、肩贞穴等,能疏通肩部经络气血,增强局部气血运行,使肩关节得到充足的滋养,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抗病能力。对于腰肌劳损,通过针刀松解腰部病变组织,再结合针刺肾俞穴、大肠俞穴等穴位,可补肾强腰、调和气血,改善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弹性,纠正腰椎力学失衡状态。

  当身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气血运行通畅,肌肉、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疾病复发的概率自然大大降低。许多患者经过针刀治疗和一段时间的康复调理后,原本反复发作的肩周炎、腰肌劳损症状明显改善,有的甚至多年不再复发。

  肩周炎和腰肌劳损虽然顽固,但并非不可战胜。针刀治疗凭借精准定位、微创恢复快、标本兼治这三大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不过,针刀治疗需要专业医生操作,若你正被肩周炎、腰肌劳损困扰,不妨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让针刀疗法助力你摆脱疼痛,重拾健康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