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陪护必备:这些知识点与技能,你一定要知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愈发重视,但是多数人缺乏基础的陪护常识,容易陷入误区导致健康受损。那么,关于初次陪护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一、急救与用药知识
1.基本急救技能
伤口包扎:学会正确包扎伤口的方法,这能有效防止伤口感染以及进一步出血。比如遇到割伤,要先清洁伤口周围,再用消毒纱布或绷带适度包扎,注意包扎力度适中,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CPR):熟知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当患者失去意识或停止呼吸时,立即呼叫急救,然后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同时配合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
2.药物使用要点
剂量与时间把控:熟悉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准确剂量。一些药物过量服用会引发严重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如降压药,必须严格遵医嘱服用;而有些药物按时服用才能发挥最佳疗效,如降糖药需在特定时间服用以控制血糖平稳。
药物特性与服用方式:不同剂型药物服用方式有别。口服固体制剂通常应整片吞服并用足量水送下,以确保药物顺利进入胃肠道吸收;液体药物需按医嘱精确测量后饮用,可用专门的量杯;注射类药物务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不可自行随意注射。同时,要清楚每种药物特定的服用时间、频率以及与其他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例如,部分抗抑郁药早晨服用可提高警觉性,安眠药则建议睡前使用助眠。
二、沟通技巧
1.建立积极沟通环境:采用双向、开放的对话方式,与患者建立积极、支持性的治疗环境。多倾听患者心声,不仅了解其生理需求,更要关注情感状态。比如患者因病情焦虑,陪护者可耐心倾听其担忧,给予安慰和鼓励。
2.避免误解与错误:通过有效沟通,准确传达医护人员的指示和建议,避免因误解导致照顾失误。例如,清晰向患者说明饮食禁忌或康复训练要求,确保患者理解并配合。
三、护理技巧
1.协助翻身:帮助患者翻身时,用正确方法托住患者肩部和臀部,动作轻柔,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伤害。翻身后确保患者头部、颈部和身体保持一致,维持舒适姿态,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引发压疮。
2.床铺清洁:勤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床铺干净整洁。干净的床铺能有效预防感染,显著提升患者舒适度。更换时注意动作迅速,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时间。
3.协助进食:针对无法自行进食的患者,先了解其饮食偏好,依据医嘱限制,选择合适工具如勺子或喂食管为患者提供食物。喂食过程要耐心,观察患者反应,控制喂食速度和量,确保患者安全、舒适进食。例如,患者进食中出现咳嗽,应立即停止喂食,轻拍背部。
4.排泄照护 排尿协助:对于行动不便需卧床排尿的患者,要适时提供便盆。男性患者可使用尿壶,注意放置位置正确,避免尿液外溅。女性患者使用便盆时,要将便盆边缘紧贴患者臀部,动作轻柔。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可适当热敷、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但需注意力度适中。同时,要尊重患者隐私,拉好床帘或关好门窗。排便护理:观察患者排便规律,帮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患者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协助患者排便后,及时清理排泄物,用温水清洗患者肛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预防肛周疾病。
5.清洁照护 口腔护理:每日至少为患者进行2次口腔清洁,能有效预防口腔感染、口臭等问题。可使用温水、淡盐水或专用口腔护理液,用棉球或纱布蘸取后,轻柔擦拭患者牙齿、牙龈、舌面等部位。对于佩戴假牙的患者,要定期取下假牙进行清洁,确保假牙清洁卫生,佩戴舒适。皮肤清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定期为其擦拭身体,一般每周2-3次。擦拭时注意水温适宜,通常在40-45℃,避免烫伤患者。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擦拭后及时擦干皮肤,涂抹适量润肤乳,防止皮肤干燥。对于出汗较多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要重点清洁。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破损、红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
因此,在陪护过程中需不断学习陪护知识和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