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教您读懂常见的用药医嘱

2025-07-25 09:28:5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 李岩

  服药也需讲究时机吗?“记得按时服药”——这或许是医生对患者最常叮嘱的一句话。

  有些人可能觉得,只要吃了药就能治病,何必严格遵循用药医嘱;而另一些人虽然自认为按医嘱服药,实际上对按医嘱用药的理解却存在偏差。

  按医嘱吃药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从不同方面来看待:

  一、从医嘱内容角度

  看懂医嘱术语:医嘱中常有一些专业术语,如“po”表示口服,“qd”是一天1次,“bid”是一天2次,“tid”是一天3次,“qid”是一天4次,“q4h”是每4小时1次,“qn”是每晚1次等。患者需要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才能准确执行医嘱。

  明确服药时间:常见的服药时间有晨服、饭前、饭中、饭后、睡前等。晨服一般指清晨睡醒后空腹服药,一些长效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滋补性药物都会在这个时间段服用,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饭前通常指餐前15-30分钟,常见药物有吗丁啉、伊托必利、胃复安等;饭中是指进食的同时服用,常见药物有胰酶、伊马替尼、非诺贝特等;饭后一般指进食后15-30分钟,抗胃酸药如氢氧化铝片剂或凝胶剂、三硅酸镁片剂、铝碳酸镁片剂或咀嚼片等,最好在饭后30-60分钟左右服用,这样可中和过多胃酸并在胃壁形成保护膜避免食物造成的刺激;睡前是指睡觉前服用,如降脂药,晚上为胆固醇主要的合成时间,晚上服用降脂药能有效阻断胆固醇的合成,提高降脂疗效。

  确定服药频次:如“一天一次”要固定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点口服;“一天两次”是把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两段,每12小时口服一次;“一天三次”是把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口服一次。但是也要注意在特殊情况下按医生交代的具体时间点进行服药。

  部分患者私自调整用药时间或加减次数都是非常不利于病症稳定治疗的。轻者治疗无效。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按医生医嘱说明进行用药。不要私自更改用药时间。这样才能保证体内药物浓度稳定,提高治疗目的,减少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更不要私自购买几种药物同时服用。例如好多感冒类药物都包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同时服用可能因过量服用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严重的引起多器官衰竭。

  在许多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一栏中,常标有“遵医嘱”的字样,就是提醒患者应按医师或药师的指导用药。如果医生的要求与药品说明书上的不完全相同,应按医生的要求服用。原因如下:由于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病情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各不相同,医师或药师在决定用药剂量时会有所差别。药品说明书上推荐的剂量是常规剂量,一般患者可按此剂量服用,但对某些特殊患者,如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医师或药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减药量。儿童和老年人患病后的服药用量,要特别注意听从医生的指导。

  二、从药物作用角度

  发挥最佳疗效: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服用,能更好地发挥其药效。例如,一些长效降压药在晨服时,可使药物在血压高峰期达到有效浓度,从而更好地控制血压;降脂药在睡前服用,能有效阻断胆固醇的合成,提高降脂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按医嘱吃药可以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比如,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饭后服用可利用食物的混合,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三、从患者角度

  提高治疗依从性: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吃药,能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使药物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例如,肿瘤患者需要长期口服靶向药,只有按时、按量服药,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帮助患者抗肿瘤。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按医嘱吃药,可能会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抗凝药华法林与某些抗生素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加出血的风险。

  四、从医疗安全角度

  保障用药安全: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制定的,患者按医嘱吃药可以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如药物过量、药物中毒等。

  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不按医嘱吃药,医生无法准确判断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会影响对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疾病的防治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按医嘱按时按量按疗程地服用药物,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随意改变用药的时间和剂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