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扬中医之帆,护儿童健康远航

2025-07-30 09:14:01 湖南中医药大学 王小瑜

  儿童是家庭的未来,更是民族的希望。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在日常养育中,许多孩子仍频繁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等问题。究其原因,往往源于家长未能科学把握养育方法,存在观念与实际脱节的误区。本文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系统梳理儿童科学养育的关键环节,助力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科学喂养:以中医理论为本,守护肠胃之本

  在儿童喂养方面,部分家长存在“营养越多越好”的误区,频繁喂食、偏食荤腥,甚至夜间喂奶不断。殊不知,过度进食和不合理膳食结构,易致儿童脾胃负担加重,诱发积食、腹胀、便秘、内热等问题,甚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中医认为,“养胃为养生之要”。因此,科学喂养应坚持“定时定量、过餐不补”的原则——每天固定用餐时间和食量,避免因贪玩错过饭点后再加餐。膳食结构应以清淡均衡为主,倡导“少荤多素”,建议荤素比例为2:1至3:1。6-9个月龄内逐步断夜奶,鼓励儿童适度运动与推拿,如揉板门、摩腹等,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二、合理穿衣:顺应四时变化,科学判断冷暖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本着“怕孩子受凉”的心理,过度添加衣物,导致儿童“捂热综合征”,出现皮炎、湿疹、发热等不适。中医讲究“形气相适”,穿衣应以颈部温度为依据,而非手脚冷暖。幼儿脾虚体弱,常见后背、胸部偏热,四肢稍凉,属正常生理现象。穿衣厚度应根据儿童活动量调整——尚未会爬的婴儿比成人多一件,活动增多后则可适当减少。遵循“春捂秋冻”的传统智慧,春季注重早晚保暖,秋季则适当耐寒。家长还可通过揉迎香穴、按摩耳廓等推拿方法,提升儿童体温调节和抗寒能力。

  三、科学应对发热:区分生理与病理,避免盲目退烧

  面对儿童发热,许多家长忧心忡忡,甚至急于用药退烧。实际上,38.5℃以下的发热多为机体正常免疫反应,有助于杀灭病原、促进生长发育。家长无需过度紧张,也不必急于干预。若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冷敷)等手段,避免采用“捂汗”方法,以防加重体内热邪。适当推拿,如清天河水、拿肩井等,也能帮助儿童退热、恢复健康。

  四、关注便秘: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排便习惯

  儿童便秘多因饮食精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未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所致。家长应调整饮食,增加全谷物和新鲜蔬菜摄入,丰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制定奖励机制、培养规律排便时间,帮助儿童树立良好生活习惯。平时多进行轻柔、节奏快的腹部推拿,也有助于改善便秘,促进肠道蠕动。

  五、结语

  儿童健康成长,离不开科学、系统的养育观。以中医智慧为指引,注重饮食、穿衣、起居等日常调护,才能为孩子夯实健康根基,助力其行稳致远。愿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路上的“守护者”,携手呵护美好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