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肾”命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科学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急性炎症,多由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儿童和青少年为高发人群。患病后及时规范的护理,对病情恢复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要点。
一、休息与活动:给肾脏“减负”
发病初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这是因为卧床能增加肾脏血流量,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肾功能恢复。一般来说,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具体而言,起病1-2周内以卧床为主,日常生活如吃饭、洗漱等也应尽量在床上进行;3-4周后可在室内缓慢散步;3个月内避免跑跳、打球等高强度运动,以防病情反复。
二、饮食调理:把控“进出”平衡
饮食管理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的核心环节,需根据病情调整水、盐、蛋白质的摄入。
限制盐分:水肿和高血压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2-3克以内,避免食用咸菜、腌肉、酱菜等高盐食物,以减轻水钠潴留。
控制水分:若患者水肿明显,要严格限制饮水量,一般以每日尿量加500毫升为宜,避免加重水肿。
合理摄入蛋白质:发病初期,肾功能可能暂时受损,此时应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0克即可,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当尿量增加、肾功能改善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摄入量。
保证热量:选择米饭、面条、馒头等主食提供足够热量,避免因热量不足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加重肾脏负担。
三、病情观察:警惕异常信号
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
尿液监测:留意尿色、尿量变化,如尿液颜色加深(呈洗肉水色或酱油色)、尿量明显减少,可能提示病情加重。
血压测量: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若血压突然升高并伴有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生。
水肿观察:记录水肿部位(如眼睑、下肢)的变化,若水肿范围扩大或体重快速增加,可能是水钠潴留加重的表现。
四、用药与感染预防:遵医嘱是关键
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尤其是降压药、利尿剂等,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若出现感冒、咽喉痛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五、心理护理:保持积极心态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因病情突然发作、需要卧床休息等原因产生焦虑、烦躁情绪。家属应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告知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和护理可完全康复,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
六、康复与随访:防止病情反复
病情好转后,患者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一般出院后1-3个月内每周复查一次,3个月后每月复查一次,半年后根据病情调整随访频率。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需要从休息、饮食、病情观察、用药、心理等多方面入手,科学细致的照护能有效促进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