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亚健康调理中的实践

2025-07-31 13:49:49 成都京东方医院 汤漫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困扰都市人群的普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中医“治未病”理念,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亚健康调理提供了独特且有效的路径。

  一、未病先防:从源头阻断亚健康

  1.顺应自然,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例如,冬季阳气内藏,应早睡晚起、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多选用羊肉、桂圆等温补食物;夏季阳气外发,需晚睡早起、适度出汗,可多食绿豆、苦瓜等清热解暑之品。这种“因时制宜”的养生观,能帮助人体维持阴阳平衡,预防亚健康。

  2.饮食有节,五味调和

  中医将食物分为“四性五味”,通过合理搭配可调理体质。例如,长期熬夜者易耗伤肝血,可多食枸杞、菠菜等养肝食物;久坐少动者易生痰湿,可饮用薏米赤小豆汤健脾祛湿。现代研究也证实,均衡饮食能显著改善疲劳、失眠等亚健康症状。

  3.动静结合,形神共养

  传统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促进气血运行。例如,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能拉伸脊柱、疏通经络,缓解久坐导致的肩颈僵硬。现代运动医学研究显示,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使内啡肽分泌增加,显著提升情绪状态。

  二、既病防变:早期干预阻断病情进展

  1.辨识体质,精准调理

  中医借助“望闻问切”并融合现代理念,精准辨识体质,将其细分为气虚质、痰湿质等9类。不同体质有不同特征,像痰湿质的人多体态肥胖、舌苔厚腻。针对此类体质,调理重点在于健脾祛湿,可选用茯苓、白术等中药材,同时搭配冬瓜、山药等具有食疗功效的食物,以此实现精准调理,改善身体状况。

  2.情志调节,疏肝解郁

  中医理论指出“怒伤肝、思伤脾”,人若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易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为调节情志、疏肝解郁,日常可坚持练习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以调和气血、舒缓身心。同时,在饮食上适当增加小米粥、山药等健脾食物的摄入。此外,音乐疗法也颇具成效,肝郁型患者聆听角调式乐曲,如《胡笳十八拍》,能有效疏解肝气。

  3.中药干预,辨证施治

  中医在应对不同亚健康状态时,秉持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个性化中药方剂干预。像“湿遏脾胃”型亚健康者,常出现全身乏力、头脑昏沉等症状,此时可用柴平汤进行加减化裁,以发挥化湿健脾之效。而对于“心肾不交”型失眠人群,则可选用交泰丸,其能交通心肾,调节阴阳平衡,帮助改善睡眠状况,恢复身体健康。

  三、瘥后防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1.药膳调理,持续巩固

  疾病初愈,身体尚虚,药膳调理是持续巩固健康的关键之举。此时,依据不同体质选用适宜药膳,能精准助力身体恢复。气虚体质者在康复期,不妨饮用黄芪炖鸡汤,黄芪补气功效显著,与鸡汤搭配,可有效改善气虚症状;湿热体质者则宜食用薏苡仁绿豆粥,二者结合能清热利湿,帮助身体排出湿热,让康复之路更加顺畅。

  2.功法训练,增强体质

  康复期坚持传统功法练习,可加速气血恢复。例如,五禽戏中的“熊运”动作能按摩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八段锦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可缓解焦虑情绪。现代研究证实,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者,其免疫球蛋白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力得到提升。

  3.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中医强调“治未病”需贯穿生命全周期。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体质评估,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养生方案。例如,春季肝气升发,可增加枸杞叶、菊花等疏肝食物;冬季万物闭藏,需减少剧烈运动,避免耗伤阳气。

  四、结论

  中医“治未病”理念通过整体观、辨证论治和个体化干预,为亚健康调理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从日常饮食起居的调整,到情志、运动的综合管理,再到中药、针灸的精准干预,这一理念不仅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更引导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未病先防、健康长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