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肚子疼”,原来是得了急性胰腺炎
酒足饭饱后突然被一阵剧烈腹痛“击倒”,弯腰蜷腿也无法缓解,还伴有恶心呕吐——很多人会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或“胃痛”,殊不知,这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发出的紧急警报。这种看似普通的“肚子疼”,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临床数据显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高达15%-20%。了解它的特点和应对方法,才能在关键时刻避免延误治疗。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一下胰腺炎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病因和易感人群有哪些?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淀粉酶等。健康人的胰酶在消化道中激活,而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开始消化胰腺自身组织,从而引发胰腺炎。
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1.胆石症:胆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处,造成胰管的堵塞,胰管内压力上升,进而导致胰腺炎。2.饱餐、酗酒:酒精可以促进胰酶分泌,还可以使十二指肠乳头痉挛,导致胰管内压力上升,进而引发胰腺炎。3.高脂血症:脂肪诱导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可能与甘油三酯对胰腺的毒性作用相关。此外,外伤、感染、药物等因素也可能引发胰腺炎。4.有的孕妇因为孕期进补太多,导致高脂血症引发急性胰腺炎;有的老年人怕浪费补品、保健品,多吃了也会患上急性胰腺炎。5.很多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合并胰腺炎,甚至是胰腺癌。有研究发现,新发1-3年的糖尿病患者中,有10%-15%可能患上胰腺癌。
二、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1.腹痛:常为首发症状,中左上腹部甚至全腹突然开始疼痛,程度从轻度到重度不等,疼痛可能会向腰背部放射,进食后感觉疼痛加剧。
2.恶心和呕吐:多数患者起病时就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褐色液体。
3.发热:继发细菌感染时,常出现发热,可持续数天。
4.休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湿冷等。
5.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少尿或无尿、上消化道出血等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的相关症状。
三、急性胰腺炎的预防措施
1.控制饮食: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避免油炸、煎炒,降低油、盐、糖的摄入,合理搭配主食、肉类、蔬菜和水果。
2.减少饮酒:不妨多以茶代酒,或者选择低度果酒,尽量少饮用高度烈酒。同时也要注意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绝不可饮酒。
3.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避免进餐时间被打乱,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问题。
4.积极治疗原发病:患有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避免诱发胰腺炎。
5.未病先防,“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体检、B超才能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尤其是肥胖的人,检查血脂情况,了解自己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情况,这样可以及时进行预防,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四、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康复
如果出现了腹痛、呕吐症状,有可能是胰腺炎,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因为诊断急性胰腺炎不仅要依靠临床表现,还需抽血化验血淀粉酶、脂肪酶,做超声或CT等检查明确,这些都需要时间。刚开始,为了让胰腺得到休息,需要禁食水、输液、镇痛,等相关检查结果出来,才能有利于下一步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一周左右就可治愈,而重度急性胰腺炎可能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个别患者甚至可能死亡。因此,及时就医、尽早接受治疗非常重要。
结束语
别让“小疼痛”酿成“大危险”,急性胰腺炎就像腹腔里的“隐形炸弹”,平时不起眼,一旦发作就可能危及生命。它的很多早期信号,都藏在那阵“突如其来的肚子疼”里。记住,不是所有腹痛都是肠胃炎,尤其是在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后出现的剧烈上腹痛,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管好嘴、控好危险因素,是预防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办法。毕竟,对胰腺这个“沉默的器官”来说,温柔对待才是最好的呵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