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长期吃止痛药怕伤胃?药师支招:规避不良反应有妙招

2025-08-07 10:54:32 湖南省东安县人民医院 蒋媛媛

  在药剂科工作多年,我接触过不少因疼痛而长期服用止痛药的患者。很多患者在享受止痛药带来的止痛效果时,又担心长期服用会对胃造成伤害。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止痛药带来的不良反应的。接下来,我将以专业药师的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在长期服用止痛药时保护好胃。

  一、认识止痛药及其对胃的潜在影响

  1.常见止痛药的类型

  止痛药的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就是非甾体抗炎药,像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这些都属于这种,用得也很广泛。它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等。还有就是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重度疼痛,如癌症疼痛等,常见的有吗啡、杜冷丁等。

  2.止痛药伤胃的原因

  止痛药里,像布洛芬这类非甾体抗炎药之所以可能伤胃,主要是因为它会影响身体里一种叫“环氧化酶”的物质。这种物质分两种,其中一种(COX-1)能帮胃黏膜生成一种“保护剂”(前列腺素),可以促进胃里的血液循环,多产生一些黏液来抵挡胃酸。但这类止痛药在发挥止痛、消炎作用时,会连这种保护胃的环氧化酶一起抑制,导致胃黏膜的“保护罩”变弱。这样一来,胃酸、消化酶就容易伤害胃黏膜,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

  而另一类阿片类止痛药,直接伤胃的情况较少,但可能让肠胃蠕动变慢,让人觉得恶心、想吐,还容易便秘。

  二、长期吃止痛药伤胃的表现

  1.胃肠道不适症状

  长期服用止痛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胃肠道不适症状。常见的有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能多样,如隐痛、胀痛、烧灼样痛等。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些患者会感到胃胀、消化不良,进食后症状可能会加重。

  2.严重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期伤胃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胃溃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可能会出现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疼痛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严重的胃溃疡还可能导致胃出血,患者会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此外,长期的胃黏膜损伤还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三、评估长期吃止痛药的风险

  1.个体因素

  不同个体对止痛药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的胃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长期服用止痛药更容易出现胃损伤。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如曾经患过胃溃疡、胃炎等,再次服用止痛药时伤胃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重止痛药对胃的损伤。

  2.药物因素

  不同类型、剂量和服用时间的止痛药对胃的损伤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剂量越大、服用时间越长,伤胃的风险就越高。同时,联合使用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会使胃黏膜受到的损伤更加严重。

  四、药师支招:规避不良反应的妙招

  1.选择合适的药物

  在选择止痛药时,应根据疼痛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对于轻至中度疼痛,尽量选择对胃黏膜损伤较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塞来昔布是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COX-1的抑制作用较弱,在发挥止痛作用的同时,对胃黏膜的保护相对较好。如果疼痛较为严重,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

  2.注意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也非常重要。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好在饭后服用,这样可以减少药物与胃黏膜的直接接触,降低对胃的刺激。例如,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布洛芬,可以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同时,要避免空腹服用止痛药,尤其是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更应注意。

  3.控制剂量和疗程

  严格控制止痛药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服用时间。如果疼痛症状缓解,应及时停药。例如,对于普通的头痛,服用布洛芬1-2天症状缓解后,就可以停止服用。

  4.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在服用止痛药的同时,可以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常见的胃黏膜保护剂有铝碳酸镁、硫糖铝等。例如,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同时,加服铝碳酸镁,可以有效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5.改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护胃黏膜也非常重要。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加重止痛药的不良反应。保持规律的饮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的负担。此外,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减少胃肠道不适症状。

  五、定期监测和随访

  1.自我监测

  患者在长期服用止痛药期间,要注意自我监测。关注自己的胃肠道症状,如是否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记录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程度等,并告知医生。同时,要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如果发现黑便,应高度警惕胃出血的可能,及时就医。

  2.定期检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胃镜检查、血常规等检查项目。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发现是否存在溃疡、出血等病变。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有胃出血的发生。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总结

  长期服用止痛药确实存在伤胃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用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不良反应。建议大家在服用止痛药时要谨慎,遵循医生和药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服药时间、控制剂量和疗程、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监测和随访,这些都是保护胃黏膜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