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病历质控的“三大铁律”

2025-08-11 09:14:2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科 曾庆玫

  病历作为医疗活动的重要记录,不仅是患者诊疗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医疗质量评价、科研教学、法律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在病历质控工作中,时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堪称“三大铁律”,它们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保障着病历的高质量。

  一、时效性:争分夺秒,确保信息及时留存

  1.及时书写病历

  病历书写务必遵循实时性原则,诊疗结束后医务人员需尽快完成记录。门诊病历应在患者就诊时及时书写,涵盖主诉、病史等多项信息;住院病历中,首次病程记录于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24小时内完成,如此可保证信息准确,防止遗忘漏记。

  2.按时完成病历归档

  病历归档作为病历管理关键环节,意味着病历由使用转至保存状态。不同病历归档时间有别,住院病历通常患者出院后7个工作日内归档,门诊病历由患者自管,但医疗机构要给予保管指导。按时归档利于病历管理利用,方便后续工作,还能避免丢失损坏,保障其安全完整。

  3.快速响应病历修改与完善

  病历使用中,错误或需补充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医务人员需快速响应,依规定程序修改完善。修改时原记录要清晰,标注修改时间与修改人签名,重要修改还得附说明。如此能确保病历信息及时更新,始终精准呈现患者的实际诊疗状况。

  二、完整性:面面俱到,涵盖诊疗全貌

  1.内容完整无缺

  完整病历涵盖多部分内容,患者基本信息、主诉、各类病史、体格与辅助检查、诊断、治疗计划、病程、手术及护理记录等缺一不可。主诉需简明概括就诊主因与持续时间;现病史要详述疾病演变及治疗情况;体格检查要全面记录身体状况,涵盖生命体征与各器官系统检查,如此方能准确反映患者病情。

  2.记录详细全面

  除了内容完整外,病历记录还应详细全面,能够为后续的诊疗提供充分的依据。在描述病情时,要使用准确、规范的医学术语,避免模糊不清或歧义的表述。例如,在记录患者的症状时,应详细描述症状的性质、程度、发作时间、频率、缓解因素等;在记录检查结果时,要注明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和正常参考值等。对于重要的诊疗决策和操作,还应记录决策的依据和操作的详细过程。

  3.附件资料齐全

  病历中的附件资料也是病历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知情同意书等。这些附件资料能够为病历提供有力的支持,增强病历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例如,X光片、CT片、MRI片等影像资料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的病变情况;化验报告可以提供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生化指标;知情同意书可以证明患者在接受诊疗前已经充分了解诊疗的风险和益处,并自愿接受治疗。

  三、准确性:毫厘不差,保障医疗质量

  1.诊断准确无误

  诊断是病历的核心内容之一,准确的诊断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医务人员在做出诊断时,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信息,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对于疑难病症,还应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案。一旦诊断发生变化,应及时修正病历中的诊断记录,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治疗记录精准

  治疗记录应准确记录患者接受的治疗措施、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治疗时间等信息。在治疗过程中,如遇药物剂量调整、治疗方案变更等情况,应及时在病历中记录并说明原因。同时,要准确记录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在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时,要注明药物的商品名和通用名,避免因药物名称混淆而导致用药错误。

  3.数据真实可靠

  病历中的各种数据,如生命体征、检查结果、治疗参数等,必须真实可靠,不得随意篡改或伪造。真实的数据是医疗质量评价和科研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病历数据的审核和监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结论

  时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是病历质控的“三大铁律”,只有严格遵守这三条铁律,才能保证病历的高质量,为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