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小儿骨折后如何科学护理?避免二次伤害的五个关键点

2025-08-27 11:41:02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骨科 王楚然

  孩子活泼好动,跑跳间不小心摔骨折是常有的事。骨折治疗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骨头能不能长好,还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尤其是小孩子自制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下面这5个护理关键点,家长们一定要记牢。

  一、伤口护理:像呵护小树苗一样保护伤口

  骨折手术后,伤口就像刚种下的小树苗,需要细心呵护才能顺利“扎根”。首先要保证伤口清洁干燥,这就像给小树苗的土壤杀菌,避免病菌入侵。术后一周内尽量别让伤口沾水,给孩子擦澡时要用塑料袋把固定伤口的绷带包好,洗澡后及时检查有没有渗水。

  二、固定器具:别当“玩具”,也别当“负担”

  石膏、支具这些固定器具,是骨头愈合的“脚手架”,既不能随便拆,也不能太松太紧。有的孩子觉得石膏好玩,总想抠一抠、敲一敲,家长要告诉孩子:“这是让骨头长好的魔法外套,弄坏了骨头就长歪啦。”每天检查固定部位的末端,如手指、脚趾,看看有没有发紫、肿胀。

  三、饮食营养:吃对了,骨头长得快

  孩子骨折后,家长总想着给孩子“大补”,其实不用太复杂,就像给植物施肥,关键是营养均衡。蛋白质是骨头的“建筑材料”,每天给孩子吃个鸡蛋、喝杯牛奶,或者来点鱼肉、豆腐,就像给骨头“添砖加瓦”。钙和维生素D是“黏合剂”,让骨头更结实。炖排骨汤时少放盐,搭配绿叶菜一起吃;天气好的时候带孩子晒10分钟太阳,阳光能帮身体自己造维生素D。

  四、疼痛管理:别硬扛,也别乱用药

  骨折后有点疼是正常的,就像伤口结痂时会痒一样,这是身体在“修复信号”。家长可以用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如玩拼图、听故事,就像给哭闹的孩子递颗糖,让疼痛“暂时隐身”。如果孩子疼得睡不着、直哭,就像警报器响了,可能是固定出了问题。这时候别自己喂止痛药,先看看石膏是不是压到皮肤了,再用温水毛巾轻轻敷一下周围(别敷伤口),然后赶紧联系医生。

  五、康复训练:慢慢来,别“拔苗助长”

  骨头长到一定程度,就像小树苗长到半米高,需要适当“风吹日晒”才能长结实,这时候康复训练就很重要。医生会给一个训练计划,比如,受伤的胳膊可以慢慢握拳、伸手指,就像给“脚手架”松松绑,让肌肉和关节保持活力。训练时要像给花浇水一样循序渐进。有的家长着急让孩子恢复,逼着做高强度训练,这就像把小树苗使劲往上拔,反而会伤到根系。可以把训练变成游戏,比如,让孩子用没受伤的手抛球,受伤的手做抓球动作,在玩中完成康复。

  孩子骨折恢复就像培育一盆花,护理得好,几个月就能完全长好;护理不当,可能要花一两年甚至留下后遗症。记住这5个关键点,既能帮孩子少受罪,也能让骨头长得更结实,让孩子早日回到蹦蹦跳跳的快乐时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