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不是所有“喘”都是哮喘,要分清小儿喘息常见元凶

2025-08-29 09:52:38 诸城市妇幼保健院 陈海波

  孩子呼吸时发出“嘶嘶”声,或像拉风箱般“呼哧呼哧”,家长常误以为“哮喘发作”。实际上,喘息是儿童呼吸道受阻的常见表现,但背后原因复杂多样,从感染到过敏,从异物吸入到发育异常,都可能成为“幕后黑手”。

  一、喘息的“幕后黑手”

  喘息的本质是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时产生的声音,就像风吹过狭窄的管道会发出哨音。儿童的气道比成人更细软,黏膜也更娇嫩,任何刺激都可能让气道变窄,引发喘息。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原因:

  1.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后,会引发炎症,导致气道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就像水管被水垢堵塞一样,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喘息声。这类喘息通常伴随咳嗽、发热,孩子可能看起来没精神、不爱吃饭。

  2.过敏反应

  有些孩子的气道对尘螨、花粉、宠物皮屑或某些食物特别敏感,接触后就会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原像“小炸弹”一样刺激气道,导致肌肉收缩、黏膜肿胀,气道变窄,孩子就会出现喘息、打喷嚏、揉眼睛等症状。

  3.气道异物

  3岁以下的孩子喜欢把小玩具、硬币、坚果等东西往嘴里塞,一不小心就可能吸入气道。异物卡住后,孩子会突然剧烈咳嗽、喘息,严重时呼吸急促、面色发紫,像被掐住脖子一样。如果异物没完全堵住气道,孩子可能只是慢性咳嗽或反复喘息,容易被误诊为肺炎或哮喘。家长要留意,孩子是否有吃东西时突然呛咳、玩耍时突然咳嗽伴喘息的历史。

  4.胃食管反流

  婴幼儿的胃像个小口袋,入口比较松,吃多了或平躺时,胃里的奶或食物容易反流到食管,甚至误吸入气道,刺激支气管收缩。这类喘息多在吃完奶后平躺时出现,孩子可能伴吐奶、拒食、弓着背哭闹。长期反流还可能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让喘息更频繁。

  5.先天性发育异常

  有些孩子的喘息是天生的,比如气管支气管软化(气道壁支撑结构薄弱)、先天性喉喘鸣(喉部软骨没发育好)等。这类喘息通常从出生后不久就出现,表现为持续性哮鸣音,活动或哭闹时加重。

  6.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但并非所有喘息都是哮喘。哮喘的喘息通常反复发作,多在夜间或凌晨加重,运动、冷空气或过敏原会诱发。哮喘孩子常伴过敏史(比如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家族哮喘史,肺部听诊能听到高调的哮鸣音,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症状会缓解。不过,婴幼儿第一次喘息更可能与感染相关,不能直接贴上“哮喘”标签。

  二、如何快速判断喘息的轻重?

  面对孩子喘息,家长最担心的是“严不严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状态和伴随症状来初步判断。

  需要立刻送医院的“危险信号”:孩子呼吸非常快,鼻翼一张一合,锁骨上窝或肋骨间的皮肤凹陷,嘴唇或指甲发紫,说话不成句,或者突然变得很安静、叫不醒。这些表现说明孩子缺氧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必须马上就医。

  可以暂时观察的“安全提示”:孩子喘息时能正常说话或哭闹,休息或用雾化药后喘息减轻,没有发紫或精神萎靡,体温也不高。这类喘息可能由普通感冒或过敏引起,但仍需密切观察,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也要尽快看医生。

  三、预防喘息,日常防护是关键

  远离过敏原: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用除螨仪打扫,家里尽量不养宠物,花粉季节少带孩子去花草多的地方。保持呼吸道湿润:干燥空气会刺激气道,可以用加湿器(湿度别太高,40%-60%就行),避免冷空气直吹孩子。科学喂养:别让孩子吃太多,喂奶后竖抱拍嗝,夜间睡觉可以把床头稍微垫高一点。增强体质:适当运动(比如游泳)能锻炼肺功能,但别让孩子剧烈运动后突然喘起来。定期复查:如果孩子反复喘息,要定期带他查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喘息是孩子呼吸系统的“警报器”,但并非所有喘息都是哮喘。家长要学会观察症状、识别危险信号,及时带孩子看医生,避免盲目用药或耽误治疗。通过科学防护和规范治疗,大多数喘息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让孩子自由呼吸、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