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管理黄金三角:用药+监测+生活干预,缺一不可
高血压是很常见的慢性病,常被称作“无声的杀手”。在我国成年人里,每100人就有27.5人受它困扰,可真正能把血压稳住的只占16.8%。要控制好血压,得攥紧用药、监测、生活干预这三个核心,这三样得拧成一股劲,缺了哪个都不成,少一样都难把血压管好。
一、科学用药
降压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但很多患者用药时容易出错。首先得记牢,千万别随便停药。血压能稳住,全靠药物在起作用,自己停药会让血压突然升高,心梗、中风的风险也会跟着涨。吃药得从小剂量开始,长效药是首选,如氨氯地平、缬沙坦这类长效药,能24小时稳稳控制住血压,避开早晨血压骤升的危险。不同人适合的药不一样:老年人通常适合地平类药,也就是钙通道阻滞剂;要是同时有糖尿病,沙坦类或普利类这类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更合适;心率偏快的人,不妨加用洛尔类的β受体阻滞剂。另外,用药时得留意副作用,如脚踝肿了、老干咳,这时候赶紧跟医生说,好调整用药方案。
二、精准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是监测血压的好办法。测的时候,最好用经过国际认证的电子血压计,坐着测,手臂得跟心脏齐平,连续测3回,取这几次的平均数才准。时间上,早上起来1小时内,没吃药、没吃早饭的时候,还有晚上睡觉前,这两个时段测最合适。每次测完,得把日期、时间和具体数值都记下来。健康人每年最少测1次血压;要是有高血压,一周得测3到5天。要是血压忽高忽低,差别超过20/10mmHg,或者觉得头晕、头疼,就得赶紧去看医生。另外,24小时连续记录的动态血压监测,能帮着发现那些“藏起来的高血压”和“夜里才高的高血压”。
三、生活干预
每天吃的盐别超过5克,差不多就是一啤酒瓶盖的量。腌制品、加工肉要少吃,多吃新鲜蔬菜,一天得有500克,水果200-350克,全谷物也不能落下。做菜时,用香料代替部分盐,慢慢适应清淡口味。运动上,每周得做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就行。老年人选太极、广场舞挺好,别做剧烈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比较合适。除此之外,得彻底戒烟,喝酒要限量,男性每天酒精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作息得规律,冥想、深呼吸能缓解精神压力。体重超标的人,每减5公斤,收缩压能降5-10mmHg。
总之,管好高血压没什么窍门,吃药是很关键的一环,常测血压才能知道怎么调,日常调理更是底子。这三样得一起使劲,才能让血压长期稳在140/90mmHg以下,要是还合并糖尿病、肾病,就得控得更低。这样才能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出问题的可能。其实高血压能防也能控,好好按着科学法子管,就能护着身体好好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