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当AI遇上心电图:智能手环能替代医院检查吗

2025-09-17 09:22:53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王岩

  近年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心率、血氧、睡眠监测等也成了很多产品的卖点,有的产品还宣称可以进行“心电图监测”“心脏健康提醒”,让人感觉戴上手环就能随时了解心脏的健康状况。很多人就会疑惑了,戴个手环就能代替去医院检查吗?事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智能手环的原理和优势

  智能手环检测心脏状况主要靠两种方式,一种是光学传感器,它根据手腕皮肤下血管的血流情况来估算心率和心律。另一种是部分高端产品带有电极,模仿心电图原理记录心脏电信号。优点很明显,佩戴方便,可以长时间监测,价格便宜,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记录数据,让用户了解自己的基本心率走向和变化。对年轻人或者没有明显心脏病风险的人来说,这种功能提醒自己作息规律,别太累,还是挺有用的。

  二、医院检查的独特价值

  但医院里的检查可不能用一块手环代替。医院做标准心电图时,要在身体上贴很多电极,形成多个导联,可以从不同角度记录心脏的电活动,这样就能从多个角度了解心脏的情况,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缺血、传导阻滞等复杂情况。而手环记录的电信号导联数少,分辨率和稳定性也不如专业设备。如果存在潜在的严重心脏问题,光靠手环得到的心率数据,很容易漏诊。医院诊断即使有完整的心电信号,也需要医生解读。有些病变不能仅凭一条曲线判断,还需结合症状、既往病史、血检、影像学等信息。这也是医生会安排心脏彩超、运动平板等多种检查的原因,而非只做一项检查。

  三、AI与智能设备能带来什么

  手环不能代替医院,但是加入AI之后正在改变健康监测的方式。算法升级之后,智能设备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异常的心率、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数据积累后,可以发现用户长期的趋势变化。有些研究显示,AI分析可以提前预示出房颤之类的心律问题,让用户更早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这种“提前警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那些平时不太容易察觉身体状况的人来说。将来,AI与可穿戴设备以及医院检查的融合会越来越紧密。想象一下,如果智能手环的数据可以直接传送到医疗机构,医生就可以根据日常数据和医院检查的结果,给出更加个性化的建议。这样既可以发挥设备带来的便利,又可以让专业的诊疗更加准确。

  总之,智能手环和AI心电监测是很有前景的技术发展,但它更适合充当健康管理的“小帮手”而非“替代者”,正确看待并合理使用才最重要。了解自己的设备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真正用好AI和可穿戴设备。将来或许会有更多智能化的医疗手段出现,但医生的判断和专业检查仍然是守护心脏健康的主心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